】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打造金融开放“试验田”
http://www.CRNTT.com   2020-01-21 09:11:08


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抓住当前金融开放的机遇,在不少领域取得突破。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2019年以来,国务院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陆续发布金融业扩大开放政策,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金融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带来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王志峰文章表示,从机构角度看,内地新一轮开放政策对于银行、保险机构主要是放宽或取消外资设立分支机构的门槛、扩大跨境业务范围,例如港澳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等业务领域有较高程度自由,对港澳保险经纪业务放开,人身险外资持股比例2020年放开;在证券、基金领域主要是放开中外合资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设立数量等限制。2019年11月,新修订的CEPA服务贸易协议部分跟进了这些开放步伐。新措施对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跨境展业的成本降低,将有助于满足大湾区居民与企业间广泛存在的跨境金融需求,包括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经济企业发展带来的跨境融资需求、三地企业与居民的跨境支付结算需求、内地居民对于香港优质寿险和财险等保险产品的需求、粤港澳三地居民对于跨境车辆险实现产品互认的需求等。

  其次,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将更多呈现跨境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局面。银行业方面,港澳银行拥有丰富的跨境服务经验,而广东银行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网点资源,通过合作,港澳银行可借助后者资源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而广东银行可通过港澳银行进一步开拓境外市场,实现协同发展。保险业方面,香港重疾险在承包范围、危疾定义方面有较好的产品特性,并能形成外币资产配置,内地高净值群体对香港保险有稳定需求,但在购买与兑付这些保单的过程中,内地居民现阶段既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把资金直接过境到香港续保,也不能在期满及理赔时将资金直接存入内地银行,未来如果可以实现“保险通”等突破,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财富管理方面,内地中产阶层规模正稳定扩张,其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亦日益攀升,预计到2021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将达220万亿元人民币,香港银行、证券、基金等机构在财富管理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其产品、服务、技术以及管理均相对成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湾区有条件抓住当前金融开放的机遇,在不少领域取得突破。例如,可考虑借鉴欧盟模式,争取在粤港澳三地先行先试金融机构“单一通行证”制度,允许粤港澳三地监管机构授予本地合格金融机构“单一通行证”,此类机构可以在大湾区自由开展业务,无须展业地监管机构的进一步审批。这一制度的推行将大幅度降低三地金融机构跨境展业的合规成本。具体而言,可考虑利用广东的地方立法权,将部分与跨境金融业务密切相关的香港金融判例法通过立法转换为大湾区地方金融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先行推动三地部分金融机构准入与设立自由(如小额贷款、商业保理、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属于地方事权的业务),也可考虑设立大湾区跨境金融事务法庭,加强广东与港澳在商法领域的仲裁合作,建立高效率的跨境金融纠纷合作调解机制。

  金融融合发展的四大趋势

  文章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目前呈现四个趋势:一是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梯级发展态势,由香港单中心向港深穗多核心演化;二是在金融业态上由银行、保险等传统业态为主向多元化金融业态发展;三是内地与香港的互联互通机制成为金融业融合发展的亮点;四是在珠海、澳门等地特色金融业态与模式日趋丰富。这几个趋势将助力湾区经济由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走向创新经济主导的转型升级过程。

  大湾区金融业空间分布呈现香港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和国际优势,同时以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地为核心集聚城市,其它8地为外围城市的“中心—外围”结构。在金融支持经济转型方面,2018年大湾区新经济企业在城商行信贷、债务、股权(港股与A股IPO)融资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5%和67%,其差异性既是由新经济企业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决定的,也说明传统金融模式无法完全满足新经济的融资需求,需要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来支持新经济的发展。

  与之相对应,互联互通机制和新的金融业态正在填补这一缺口。一方面,截至2019年底,大湾区内地九市上市公司市值中超过87%已被深港通、沪港通覆盖,其中境外投资者集中配置了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电气设备、信息技术类企业,大湾区新经济公司资产已深度进入互联互通的共同市场。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有条件探索采用科创板已经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制度创新,这也会推动大湾区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金融业空间分布由香港单中心向港深穗多核心演化,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业之外,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不良资产交易等特色金融业态也日趋丰富。

  进一步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文章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大湾区“9+2”城市群持续发力,金融开放与互通互联均已取得初步进展。展望2020年,进一步值得期待的地方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差异化、纽带与先行先试,具体如下:

  第一个是差异化,这会带来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独特优势。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典型的梯度化发展格局,不同城市处于不同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梯度上,这就为粤港澳大湾区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梯度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从金融角度看,与全球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一个国家、两种体制、三种货币金融体制”的优势,这就为大湾区中的内地城市高效率地通过港澳地区实现金融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粤港澳大湾区还拥有具备不同优势的金融中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具有活跃的资本市场,广州的信贷等集聚功能强劲,这三个不同层面的金融中心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差异化的良好互补发展条件。

  第二个是纽带,这是指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发展成为中国与欧美联系的纽带。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有可能会逐步形成中美并行的全球化新格局。中美这两大经济体之间始终会有巨大的相互合作交流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发展成为新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联系中美经济金融活动的纽带。这既包括香港和澳门继续发挥独特的“一国两制”优势,也包括大湾区中的内地城市积极扩大开放,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主要区域,也有条件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内地的资金走出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