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曹小衡。(中评社 高映竹摄) |
中评社香港12月30日电(记者 高映竹)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曹小衡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五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表示,由于岛内政治生态、2016年台湾民进党可能再次执政、并将赢得“立法院”过半席次,同时拒不接受“九二共识”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岛内外经济大环境以及两岸现有经济合作模式已不适应两岸经济合作持续深化的深层原因,两岸经济关系面临的挑战增大;但同时由于国内外的经济格局的变动,两岸经济关系也蕴育着合作深化的重大转机。
曹小衡指出,从三十余年的两岸经济合作的经验看来,无论2016年岛内谁上台执政,从积极方面看,在现有23项合作协议基础上,大陆方面反倒有新的机会调整涉台经济策略,更主动掌握、引导两岸经济关系走向。
首先,转变思路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转型升级。曹小衡说,比如两岸可在两岸“大三通”的基础上加强台湾各港口与大陆东部沿海各港口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台湾港口区位优势和管理优势,以及大陆经济腹地的优势,最终共同形成一个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物流”格局,形成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个“21世纪一个互惠互利的海洋中心城市群。这将有助于重振台湾在西太平洋航运枢纽的地位,全面激活台湾的7个国际海港和18处空港,或者六海一空一区(自由经济示范区,台北港、基隆港、苏澳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桃园航空自由贸易港区)与大陆自贸区对接。
其二,推动两岸四地以单一形式共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曹小衡表示,两岸共同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对两岸经济一体化有正向作用,我们可在按既有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经济空间”的模式基础上,探索设立实质性的“两岸四地共同市场”,推动以某种两岸四地共组成的单一实体形式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最后,通过顶层设计强化两岸经济联系,补齐短板。曹小衡建议将两岸经济合作工作纳入大陆经济发展大框架中考量,吸引台资参与大陆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建设,推进两岸核心经济群如基础设施、能源、金融、交通、电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瞄准两岸经济合作的“增量”和“未来”,辅助有发展前景的两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合作,打造自下而上的、引领未来的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