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中美博弈下的台湾新动向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00:11:44


 
  一是,炮制中国缺席的国际法文件和国际事件,通过国际舆论传播渲染国际氛围,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从1952年的《旧金山和约》在中国两岸双方均不在场的情况下对台湾和澎湖列岛法律地位的模糊规定就足以窥见美国在利用国际法制造事端、埋下隐患方面的熟练手法。之后,炮制当事方缺席情况下的国际法文件、国际法事件,通过话语霸权进行国际渲染,进而将战略战、法律战、舆论战、国际关系战结合起来插手台湾问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来,美国一手操弄的南海仲裁案就是这种操弄的典型案例。

  二是,通过“周边”的概念,将台海地区纳入战略规划,并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法律化、盟约化,通过打威慑战的办法插手台湾问题。作为日美安保体制中针对台湾问题的一个模糊概念,“周边有事”曾经是中日摩擦的重要焦点之一,是从李登辉开始的台湾当局攀附日美安保体制的由头,也是中国极力反对运用在台海地区的一个概念。1999年5月,与美日安保新防卫指导方针相关的三法《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美日物品役务相互提供协定》,在日本国会顺利通过立法。三法未具体确立“日本周边有事”地理范围,这也为美日打“周边”概念牌埋下了伏笔。〔1〕拜登上台后,举行的首次日美“2+2”(2021年3月)及日美首脑会晤(2021年4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均提及“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内容,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将日美安保引向“对华同盟”。〔2〕2021年12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更是直接声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并等同于“日美同盟有事”。〔3〕此举无异于将中国内政问题纳入到“美日安保条约”覆盖的范围之中。日本政府发言人和防卫大臣还主张,日本对台政策不受中国官方立场限制,日本政府有权选择日台关系的发展方向。〔4〕这都是将台湾问题纳入到日美安保体制中去的具体表现。此外,在美国主导的“美日澳印四国对话机制”(Quod)中,“台海和平安全的重要性”成为核心诉求之一,〔5〕美国试图用“亚洲版北约”的方式围堵中国,将“周边”概念进一步扩大,将美国对华战略进一步明确,将台湾问题的国际化进一步台面化,用朋友圈围堵中国,用台湾当局牵制大陆,对中国“围而不打”“不败是胜”,消耗中国战略资源,故技重施,用让苏联内乱、解体苏联使得美国“不战而胜”的老办法加上时代的新包装对付中国的思路日渐清晰。

  三是,拉拢盟友,扶植代理人,与台湾当局升温关系,不断碰触中美关系的底线和两岸关系的红线。拜登的外交团队中不乏配置全球资源和进行全球战略博弈的高手,利用欧洲打“台湾牌”就是明显的例证。蔡英文上台以后,美国利用中东欧个别小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利用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利用台湾当局对所谓“国际空间”的渴求,通过自身的战略布局穿针引线,将捷克、立陶宛等国家跟台湾当局的关系拉近,利用“台湾办事处”名称的调整,将“欧洲牌”和“台湾牌”结合起来,将在战略上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结合起来,将离间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与打“台湾牌”结合起来,用碰触“底线”和“红线”的方式,试探中国的态度,用具体事例将抽象原则事例化,不断在这一过程中在国际上掏空“一个中国”,制造“一中一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