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刘江永:安保法通过 中国应区分对待日本
http://www.CRNTT.com   2015-10-03 00:41:07


讲座后清华大学学生为刘江永献花。(中评社 徐梦溪摄)
 
  日本国内如何看待安保法案?

  刘江永指出,安倍强推新安保法案,造成1960年以来日本社会的空前撕裂。日本大批年轻学生、知识分子自愿参与反安保法的斗争。甚至一些日本前官员、自卫队人员、最高法院法官等,由于他们一贯坚持的宪法理念遭到安倍政府任意解释和背叛,所以他们也背叛当局,认定新安保法案违反日本宪法,表示反对。他们珍惜战后日本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担心日本宪法被践踏后导致日本重蹈战争覆辙。

  刘江永同时指出,尽管日本有很多人反对新安保法案,但据日本民调显示,仍有部分人表示支持。这一现象值得思考。一些人生活在日本媒体和舆论的影响之下,支持安保法的人大多感到中国是威胁。日本民族守纪律、善于执行规则,本来是优长,但如果规则错了,执行得越彻底危害就会越大。

  他强调,在研究分析日本时,不能把日本作为单一的主语。日本社会是多样的、可分的,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思维方式,“没有区分就没有政策”。既不能一讲斗争,就看不到日本爱好和平的力量而把日本社会整体视为右倾化;也不能一讲友好,就放弃原则而委曲求全,甚至丧失必要的警觉。

  美国对安保法案的通过持何态度?

  刘江永指出,推动日本承担更多的军事责任是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贯政策。只不过冷战时期主要是针对前苏联的,而冷战后则重点转向针对朝鲜半岛和中国。冷战后日本每次有关安全保障方面的修法或立法,大都会事先和美国政府达成一定的共识,这次也不例外。日本安保法出台前,日美首先修订了防卫合作指针。美国的底线是,日本不能拥有核武器。“一旦日本拥核,那么日美同盟则瓦解。”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对日本增强军备并不在乎,甚至还积极推动。

  “但就日本民族性的倾向而言,就是善于忍耐,卧薪尝胆,等待时机,然后加倍偿还。对于这一点,美国也清楚。”刘江永说,30年美国就曾经有一个所谓“瓶塞理论”,就是把《美日安全条约》和同盟关系说成“瓶塞”,能够把日本军国主义关在瓶子里,防止其死灰复燃。刘江永当时便曾指出,“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实际上,日美同盟就像个“怪鸟的蛋壳”,如果美国不断地给他适当的温度条件,怪鸟有一天就可能“破壳而出”。也就是说,日本右翼势力掌权后很可能利用日美同盟不断壮大自身军事力量,最终冲破宪法限制而对外使用武力。

  刘江永说,“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现在已经开始向美国摊牌,要么在钓鱼岛问题上共同中国对抗,要么日本拥有核武装。这必然会让美国进退两难。”例如,安倍首次当政时任命的日本航空自卫队幕僚长(相当于空军司令)田母神俊雄,曾因任内发表美化侵略历史的文章而被解职,近年来他不仅组织全国性的右翼反华团体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甚至出版了《日本核武装计划》一书。在书中,他公开渲染“中国威胁论”,以及依靠美国协防钓鱼岛靠不住,所以日本必须在20年内拥有核武装。这实际上是针对美国决策者的一种心理战。从结果上看,在钓鱼岛问题上,实际上是美国的奥巴马总统被日本的安倍首相牵制鼻子走。

  刘江永表示,估计近期内美国暂时不会要求日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军事打击方面的支援。因为美国看到日本国内民众强烈反对安保法的势头,担心立即要求日本政府冒险可能会引起日本民众的反美情绪,从而进一步削弱美国扶持的日本领导人的国内政治基础。其实,所有口口声声高喊民主价值观口号的国家,如果不顾日本民意而支持安倍政府强行通过的安保法,都是自相矛盾的。从中长期看,日本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的大门一开,其被美国卷入在世界各地战争冲突的危险性必然增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