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5日电/进入寒冬,北方不少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带火了不少地方的冰雪旅游市场。但也有一些游客心里犯嘀咕:冰雪旅游季节性强,去冰雪景区,会不会掉进一些商家“猛挣一把钱”的消费陷阱?
人民日报发表记者齐志明评论文章表示,这种担忧也许并非主流,但却揭示了冰雪旅游的一大痛点:时令性强,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普遍面临着“一季养三季”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的景区走上了一味图钱、图快的歧途,只想当季“狠赚”一笔,结果不单造成来年门庭冷落,还连累了整个行业的声誉与形象。如何实现冰雪景区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做生意想挣钱盈利很正常,但商家赚钱得合法合规。成熟的商家不会只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奔着全域旅游谋篇,朝着全周期旅游布局,以更优质的产品、更精细的服务、更公道的价格赢得高回头率,提升冰雪景区旅游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冰雪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提出,提升冰雪景区旅游体验,就要打造更长更全的产业链条。目前,中国冰雪旅游整体上形成了冰雪休闲、温泉养生、冰雪观光、冰雪民俗等产品体系,但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很多景区的项目千篇一律,基本上逃不脱“踩踩雪,玩玩冰,泡泡澡,吃吃菜”等套路,离不开冰雕、滑雪场、花灯、温泉等几大件。为此,应当在定位好核心顾客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基于客户需求来加大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做出特色。
一方面,可就地取材、因势利导,丰富“冰雪”内涵,做足“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文章,做大做强冰雪装备制造产品、冰雪关联商品,提高冰雪旅游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可结合季节变化延伸产品内容,将冬季的冰雪产品与其他季节的湖泊湿地草原等不同自然景观打造成整体名片,让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景、处处可流连。
提升冰雪景区旅游体验,还要提供更多更细的服务保障。目前,一些冰雪景区存在“不到非好汉,到了真遗憾”的尴尬现状,一大原因在于服务不足:只有几千人接待能力,却在短时间内涌来数万游客,自然加大了安全、环保压力。当前,中国冰雪旅游业态正从以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这就要求旅游服务下更多绣花功夫,建立全流程、高质量的服务链,让交通设施更通达、信息提示更温馨、市场秩序更规范、接待水平更给力、“店小二”的服务观念更深入、维权渠道更通畅,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一句话,只有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品和服务上做精做优、做长做深,冰雪旅游才能告别“淡季旺季,泾渭分明”的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