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还是将传统海权国家利益包含思考,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
中评社╱题:中国的全球化概念形成与实践 作者:王昆义(台湾),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教授
中国全球化战略,是一种发展的过程。通过主体性的理论认知,观念与力量转变,全球化建构路线图,逐渐形成中国全球化模式的内涵。中国的全球化路线图,规避了美国3T战略,特别是在推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也避开跟美国进行陆权与海权之争,即使非走海权之路,也只是循着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而没有跨入美国领域的太平洋,所以中国的全球化战略还是将传统海权国家利益包含思考,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壹、中国全球化概念的形成
尽管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每10年都会遇到一次乱流,但是中国坚持走向全球化道路的决心却不变。而中国全球化概念的形成是在西方已有的全球化模式下,中国提出对自身有利的发展道路。正如中国学者张幼文所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中国需要全面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可称为全球化发展战略。……(中国)需要一个国家的整体战略。”“中国崛起在全球化和复合相互依赖加深的背景下,……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战略议程。”所以,中国设定“全球化战略”与坚守全球化旗帜,正是中国在面临乱流时能够闯荡过去之因。
正如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演讲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2018年中非峰会上指出,“中国坚持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没有前途。”中国提出“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发展再平衡”的见解与行动,其范围已经超越区域经济进入经济全球化的领域。
一、中国全球化概念的出现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用全球化理论研究有三个阶段,包括以评介型研究为主导的理论学习阶段;以经验型研究为主导的理论深化阶段;结合中国经验的理论创新阶段,本文以下将加以综合评述。
全球化进入中国的眼帘,应始于1980年代中期,研究关注应是1990年代后期,普遍铺陈与反思则是2000年之后。中国学者在这个阶段中,积极关心全球化议题的研究与探讨,主因是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发展,需要大量理论工作,提供决策者寻求全球化战略思辨拟策之用。
事实上,“全球化是一个人类历史的转变过程,其基本的特征是,在经济整合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所以全球化也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延续,也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代称”,全球化更是不可逆转的一个过程,“一个以即时的(realtime)跨越边界的巨量金融流动运作方式,正促成全球统一的资本市场出现”,中国在这个趋势下,加入全球化发展已经无可避免。
全球化发展过程的推动来自“科技革命”、“国家或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技术、战略、行为体”之间互动所形成。中国是否能将全球化理论消化为自己的国家客观理论样式进行发展,将是决定中国在推进全球化战略能否成功关键之处。
当然,经济是全球化推展的动能,本质也就是生产要素跨国际界的自由流动,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本质过程。全球化也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塑相对应制度建构的过程。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定义:“全球化不仅包括资金、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流动,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发展。”这也说明了全球化发展,已经由经济性质向多学科,多层面扩展。全球化是一个多向度过程,这不仅只是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参与者是多元的;全球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过程。
全球化也出现两种价值观对应的内涵存在,即它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既是普遍化,又是特殊化;既是民族化,又是世界化;既是分散,又是融合,全球化是一种真正的对立统一。主要原因是制度与现实的反差,全球化具有超地域性,但国际间仍以具有地域限制的主权国家所组成,以及全球化实践过程所形成的不平等发展的事实,决定了全球化两种拉力存在。
对中国而言,相对重要的是逆全球化的观点,避免推动全球化而落入陷阱,不可自拔。
所谓逆(反)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形成的反作用力,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造成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对已开发国家而言,在比较利益原则下,跨国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制造外移,劳动就业机会下降,中产阶级向贫富两端移动,财富分配不均,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也在全球各地发生。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学者在理论上也在进行转化,毕竟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弱势,而包括中国在内……则有可能抓住机会,乘势而起。中国界定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把西方的全球化理论变成自己的理论,这是过去20几年来大量引进全球化理论之后,中国学者努力在转化的方向。
例如,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加入世贸组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知识经济,防范经济安全影响,抵制西方的文化侵蚀等,都是走向全球化的操作。
而有的学者则从美日经济摩擦的经验,提醒中国决策者,微观经济摩擦、宏观经济摩擦、投资摩擦、制度摩擦、技术性贸易摩擦共存的现象。他们建议应扩大内需作为确保中国经济可持(永)续增长的长期发展战略。有的则提出中国模式原则,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国家政策的基本指向,公正应该被置于效率之上,……效率问题应该可以更多留给市场解决,……最终突破新自由主义的局限”。
因此,全球化理论在中国多年的发展,已经渗入中国的观点,中国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对于自己的身份比较具有清晰的识别,对于全球化挑战也有明确的认识,简单的说,中国是属于开发中国家的经济地位,相对西方国家而言仍处于弱势力量;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是必要的选择;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过程,具有不平等性的缺陷,需要突破新自由主义的局限;中国进入国际领域,将参与微观、宏观、投资、制度、技术等经济议题上的竞争;扩大内需保成长;抵制西化政治和文化侵蚀。
二、全球化经济力量的生成
1979年邓小平指出,“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该年的GDP263.70美元)。”离邓小平的评述,至今已经有40年之久,中国如何能从如此贫穷的情势转变为今天的倡议者地位,郑必坚认为其方法是通过“全局出发,对国际国内因素作综合考虑的大战略研讨……”。
大战略的用语与西方大战略的定义并不相同,在中国是强调内部与外部的综合判断与行动,具有了整体性质的战略观。所谓国际、国内因素,包括了国内外的治理、外交、经济、军事、文化等多元的要素整合。
中国全球化发展,是从对外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向国际因素借力,再进而融入国际体系增长国力,才具实力推展全球化战略。所以,理解中国国力生成发展战略,应从历史发展去理解构成国力诸要素的成长与转变。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大致可简化成两个阶段说明,一是“市场要素形成”阶段,二是“欲取得市场地位”阶段。
(一)市场要素形成阶段(1978-2000年)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入WTO前,这是中国转变最艰难的阶段,一方面必须面对计画经济向市场经济调整,另一方面,又防极左意识形态的羁绊,这也可以从官方的调整过程观察出来。
1978年强调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补充;1984年形成大计划小市场的开拓,计划经济开始松动,市场因素开始介入;1987年经济改革,提出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市场调控企业;1992年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1997年将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一样受到保障,且运用入宪方式确保,改革国有企业引进竞争机制,公司产权形成多元化发展;2001年允许私有企业主入党,改变了工农代表意识形态;十六大后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策,持续向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调整。
从实体经济发展来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便是有意引进国际市场力量进行内部改革调整。主要特征便是外资引入,1984年14.10亿美元,1992年开放政策明朗,外资入陆110.08亿美元,1996年突破417.26亿美元,直到2000年皆平稳在400亿美元之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配合经济特区的设立,外资引入成为经济建设支柱,其所带来的人才、资金、技术是改变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动源,是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化的重要象征。这个阶段也是霍夫曼经济发展买方市场形成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