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图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农民在晾晒收获的玉米)。新华社发 |
中评社香港2月13日电/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将农村综合发展政策作为其整体减贫计划,然而他们却取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尽管印尼在过去10年经历了稳健的经济增长,年增长率为4.9%至5.3%,但是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报告指出,印尼仍有1940万人尚未解决粮食问题,更多的人每天忍饥挨饿。
香港《南华早报》2月11日载文《要养活一个饥饿的国家,印尼可以效仿中国的蓝图》,文章说,中国的人口从1960年的6.5亿增加到目前的约14亿,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充分利用中国的耕地,通过新技术、制度变革和市场结构调整扩大农业生产,从而满足了巨大的粮食需求。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潜力,印尼需要像中国那样做出有力的、影响深远的政策变革,包括制度转型、结构性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学者黄季焜和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在他们合着的文章《中国40年的农业发展和改革》中指出,中国从1979年到1984年的制度改革——即去集体化和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业的繁荣发展。除了制度改革外,两位作者还把技术进步视为为中国农业生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到2010年,中国95%的粮食需求实现了自给自足。此外,中国1979年的经济改革把基本的生产单位从集体变成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的独立家庭单位,这激发了个人的劳动热情,带来了更高的产量。
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也一直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截至2016年,中国65%的农作物实现了机械化而非手工种植。引进新的灌溉技术也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中国约40%的灌溉土地生产了75%的粮食供应。
鉴于印尼大部分是旱田,印尼可以学习中国的灌溉方法,从而在短期内提高农业产量。长远来看,印尼可以通过引进中国农业机械和技术进步来解决食品短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