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3月24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随着新冠肺炎的确诊案例在最近一周大幅增加,整体数字已超越三位数,无形中增加民众染病的恐慌感。尽管“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多次强调,我们对抗的是病毒而不是人,不过当大部分新增的确诊案例属于境外移入时,民众自然会将恐慌感转移至指责境外移入个案不该在此时旅行,甚至以网路肉搜方式来确认确诊个案的身分,以藉此降低恐慌感。只是如此真有助转移染病恐慌感吗?
最近民众指责不当旅行者影响防疫的怒火,更延烧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专家会议召集人张上淳的两位儿子身上。同为医生的小儿子被爆料,不顾禁令在疫情期间执意出境看球赛;大儿子虽然取消行程,但因在社群媒体上批评“禁止出国”的命令抵触《“宪法”》的言论遭披露,使其行为引起舆论热议,甚至将矛头指向张上淳未尽父亲管教之责。
姑且不论将已成年儿子的言行归咎于父亲未善尽管教之责有欠公允,谨就张上淳两位儿子究竟有否违反相关禁令而论,就有颇多讨论的空间。“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表示,2月23日禁医护人员出国是1、2级的部分需要核备;3级以上要报备,张上淳小儿子去美国时连1级都没有,所以未违反相关个程序。至于大儿子的言论,陈时中则以“年轻人都有年轻人的想法,台湾也没有言论不自由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讲他想要讲的话”来缓颊。
若是有民众或医护人员对在疫情期间不顾禁令执意有非公务“出国”行程不满,究竟是对于禁令不满?抑或是对于疫情期间非公务“出国”的不满?若是前者,大儿子关于禁令有违宪之虞的言论,不是应该予以赞扬吗,为何反受指责?若是后者,陈时中的解释应足以解释未违禁令。只是受到疫情恐慌感及未能“出国”之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民众指责的怒火不易平息。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和市里长揪团赴西班牙,以及染病确诊的高中生“出国”旅游事件之中。他们在离境前往目的国之前,当地都不在旅游警示区域范围内,不料疫情变化太快,目的国在短期内旅游警示级别提升致应变不及。以清朝的剑来斩明朝的官看似合理,实质上却失去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应有不同标准的客观判断力,以致未能让个案有被公平对待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