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部分信用债违约并不一定全是坏事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08:16:45


  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电/近期,信用债市场出现了多起违约事件,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快速上升,配置相关信用债的公募基金净值出现下跌,资产抛售现象再现,并已经开始影响到整个信用债市场的定价机制。

  按理说,此次信用债的整体违约数量和规模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原因可能是违约时间节点较为集中。除此之外,还在于投资者对信用债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和地方国企违约数量提升两个方面。

  信用债风险本身相对于股票低,购买信用债的基金多是中低风险型,以追求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为目标,而非追求高回报的高风险型,但现实情况确是信用债真跌起来一点不保守,一旦某个公司存在违约可能,市场就会出现集中抛售,其短期跌幅比股票跌幅大的多,有自媒体比喻违约的信用债价格堪称“双十一”打折酬宾。同时,不同于以往信用债违约的主体多是民营企业,此次信用债违约出现了多家信用评级为AAA级的地方国有企业,要知道,地方国有企业背靠地方财政,有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存在,以往债券市场普遍存在所谓的国企信仰和城投信仰,认为地方国企经营出现问题的话地方政府会及时出手援助,这类债券违约的可能性要显着低于民营债券。

  如果站在宏观经济周期角度观察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当前信用债违约存在其必然性,近几年信用债违约的年份集中于2016年、2018年和当前。

  2016年主要是由房地产库存高企所引起,并逐步向上传导至上游建筑业、原材料、制造业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一些对市场走势判断错误的企业前期举债过度,下游遭遇的销售不畅直接减少了企业经营现金流,部分企业无钱还债进而出现债券违约的现象。

  2018年则是我国推进去杠杆政策,资管新规的出现使表外融资管控趋严,市场流动性趋紧,资金成本上升,一些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融资渠道收窄,叠加中美贸易摩擦造成一些外贸企业订单减少,多重因素导致部分民营企业出现债券违约。

  当前,整体宏观经济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明显,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问题,为应对疫情影响,宽货币与宽信用政策齐头并进,社会整体杠杆率出现了明显提升。社科院公布的宏观杠杆率数据显示,上半年实体经济杠杆率提升到266.4%,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1.3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4.4%,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1.2个百分点。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逐步恢复,疫情期间的非正常货币政策也回归正常,10年期国债收益率5月起呈现快速回升局面,如今已升至3.3%附近。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让企业融资成本也随之提升,一些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的企业在市场利率回升以后偿债能力显着下降。此时因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财政收入减少明显,已无暇再对违约的地方国企进行财政上的直接救助,这也就解释了信用债违约集中爆发的原因。

  短期而言,信用债违约无论是对债券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可谓“股债双杀”。一些出现亏损的机构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说辞希望监管层出手救助,但从长期观察,此次信用债违约并不一定是坏事,短期对其救助才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由于存在国企信仰和城投信仰,使信用债的评级和定价机制存在扭曲和不完全由市场决定的问题。一般而言,在经济下行周期之时,企业收益下降,经营风险随之上升,投资者需要更高的风险回报,对应信用利差应上升。而在我国,地方国企刚性兑付的存在使上述基本逻辑反转,经济下行周期高票息的信用债因为市场不相信其会违约,导致资金超额配置,造成信用利差出现不但未上升反而收窄的现实局面。这其实是不利于正常货币政策的逐级传导,也不利于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的普惠式金融政策的执行,还是造成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而,要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让市场成为债券定价的基础,在短期就应允许债券市场出现部分信用债违约。只有刚性兑付、国企信仰和城投信仰被打破,信用评级机构才能按企业真实情况进行评级,市场才能有效定价,投资者才能按自身承受能力进行投资,资本市场的正常资金配置功能才能显现,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评价体系才能得到有效重塑。

  当然,允许部分信用债违约的同时,也要控制好其对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需要用技术监管手段实现“定点爆破”,避免影响扩大化和波及面过广。在这方面,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其实节奏和手法控制的恰到好处,比如通过包商银行的接管实现了同业市场的规范化运作,资管新规的出现变相摧毁了影子银行体系,“三道红线”的即将出台肯定会有效控制房地产企业杠杆水平,P2P的清退有力控制了整体金融风险。有力践行了刘鹤副总理2018年提出的“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四句名言。

  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此次信用债违约对资本市场短期确实是阵痛,但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信用评级机构和融资主体的企业而言,都是一节现实且宝贵的教育课程,经此一役,长期则有利于金融整肃,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却是利好。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范欣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