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博洲以“农民组合大湖支部反殖民的历史战歌”为题,讲述台湾客家人抗日的历史。(中评社) |
中评社苗栗7月12日电/苗栗县大湖乡图书馆在“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展览期间策划三场主题演讲。首场演讲在11日下午三点登场,策展人、作家蓝博洲以“农民组合大湖支部反殖民的历史战歌”为题,讲述台湾客家人抗日的历史,其中以农组大湖支部刘双鼎为代表的客家农民的史实即为典范。
蓝博洲强调,远的不谈就从1895年台湾割日谈起,根据日本征台文献记载﹐相对于日军兵不血刃地攻占台北城﹐却在今三峡、大溪、中坜、龙潭、新竹、大湖一带的客家庄落﹐遭遇到武器粗陋的民众武装游击的强悍抵抗﹔其中包括无数客家妇女也参加战斗﹐牺牲战场。屏东客系农业宗族公社--六堆各堡也与日军在茄苳脚和头沟水两地展开猛烈战斗。据载﹐客籍妇女和儿童也都参加了战斗﹐使日军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得在五天后进占凤山。为此﹐日军展开火烧村舍的报复﹔今六堆长治乡有名为“火烧庄”之地便是据此而来。
直到1902年5月﹐世居阿猴街的客家人林少猫领导的反日义军在凤山后壁林一带被歼灭﹔台湾人民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抗日游击战终于告一段落。
辛亥革命前后﹐台湾先后爆发了12次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起义事件。1907年蔡清琳领导的北埔起义和1913年罗福星领导的苗栗起义﹐更是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几次事件。特别是罗福星事件﹐不但具有现代反日民族主义的思想﹐而且将台湾的反日民族斗争与大陆的国民革命互相连结起来。但台湾民众反日的“武斗”阶段在1915年“西来庵事件”后结束。
蓝博洲接着说,1921年10月17日﹐台湾进步知识份子和开明士绅组成最初的全岛规模组织---“台湾文化协会”﹐有计划地推动文化启蒙运动。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进入以现代文化﹑思想和社会运动进行的“文斗”阶段。从史料上可以明显看到﹐在文化协会以降的右翼运动的政治光谱上﹐在台湾社会中广泛地分配在“佃农˙佣工”阶级的客家人﹐的确是相对地黯淡无光。然而在左翼的﹑台湾人民阶级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重要环节的“农民组合”中﹐客家系贫困农民与进步知识份子却留下令人惊叹的﹑英勇斗争的事迹。
蓝博洲指出,例如﹕1927-29年间﹐日本拓殖公司的五百余名佃农在农组干部的领导下集会请愿﹐要求减租﹐却被日警镇压检举﹐造成台湾反日运动史上著名的两次“中坜事件”。1929年2月12日﹐急速发展中的农民组合遭到日警的全面检举。大检举后﹐重建的农民组合在反帝抗日的农民阶级运动上日益地下化和激进化﹐而与台湾地下抗日民族解放势力的台共产生日形密切的关系。同年11月﹐苗栗大湖年轻的农民阶级战士刘双鼎扛起重建“大湖支部”的历史任务。
蓝博洲进一步详细讲述了重建农组“大湖支部”的刘双鼎的抗争历史。
1930年﹐刘双鼎参加了农组北部支部联合会﹐进一步接受属于文协左翼的苗栗街客籍知识份子郭常的指导﹐展开各种组训和泼辣的农村斗争﹔“大湖支部”成为贫穷山村中佃农抗争活动的核心。同年8月﹐农组进一步宣告为台湾工人阶级坚定的同盟军。
1931年5月﹐台共通过一项提纲﹐指出日帝对中国满蒙的侵略﹐打开了第二次帝国主义国家间国际战事的序幕﹔殖民地台湾的民族解放﹐将以日本参与其中的世界帝国主义战争为重要契机。为了打倒日帝﹐在台湾建立工农人民的政权﹐台共号召台湾工农阶级做好武装革命的准备。刘双鼎响应台共准备武装革命的号召﹐在三湾庄永和山正式建立“永和山支部”。“918”事变勃发后﹐农组认为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发展﹐势必促成台湾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之胜利﹔“永和山支部”也受命在中日战争深化时刻发动武装蜂起。
然而﹐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发展﹐日本特务机构对台共和农组的镇压也相应加强。1932年2月﹐台共份子遭到大检举﹐势力顿挫﹔3月郭常被捕。在一片白色恐怖气氛中﹐刘双鼎仍然无畏地继续活动﹐准备武装蜂起﹔最后终于在9月被捕。
刘双鼎落网后﹐日本特警在新竹州各客家庄展开全面彻底的搜捕﹐前后计有百余名客家农民牵连入狱。1933年8月﹐文协左翼客籍知识份子斗士郭常狱死。1934年10月﹐客系佃农阶级战士刘双鼎也在严酷的刑求下瘐死狱中。随着郭常﹑刘双鼎的先后被捕与狱死﹐台湾共产党指导下农组永和山支部的武装蜂起计划﹐终于落幕。台湾左翼运动的第一周期也告一段落。
最后,蓝博洲通过历史联系到现实政治做了初步的总结说:综观日据时期台湾客系人民抗日运动所表现的政治倾向﹐阶级性至为明显。从满清割台﹑日军登陆以来﹐丘逢甲﹑罗福星除外﹐客系民众的抵抗运动鲜有乡绅士大夫地主阶级的领导﹐大多皆为贫困农民的蜂起﹔因此其决心﹑义气﹑勇气﹑坚定性﹑彻底性及进步性也高。以工农阶级为主的广大客家民众﹐向来是高唱历史的正义战歌,而以农组大湖支部刘双鼎为代表的客家农民的史实即为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