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5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一大早,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的苗家女孩施林娇和施康就走出寨子,到山上去唱段山歌,录成视频发到网上。她们都是去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专门在新媒体平台上做本村特产推广。而在古丈县的苗寨翁草村的花海芳香中,90后村民石泽辉和石杨虎也忙碌起来,为接待来村里的游客做着准备工作。之前,二人都在广东打工。
这样的年轻人,在每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几乎都能遇到几位。去年以来,笔者在湖南农村调研时发现,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越来越热闹了。青春的蓬勃朝气,正在让农村焕发新的活力。
曾经一段时间,一些乡村靠天吃饭,无产业无门路,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有的地方,村民即便靠外出打工赚了钱,把房子修得不错,但由于没产业,留不住年轻人,村里仍是留守的儿童、妇女和老人多,久而久之,村子也逐渐变得“空心”。
一般来说,农村脱贫有两条路,一是外出打工,二是在本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而产业发展对农村的带动,犹胜于外出务工。产业发展的过程,必然带来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下乡。有了产业,才能吸引来人才;有了人才,产业就更加兴旺。这样的相互促进,不仅让农民告别贫困,也为农村积蓄发展动力。
像翁草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840人,贫困人口317人。没有产业,村民只好外出打工,村里前些年很难看到年轻人。2018年,村里建起了茶园,社会的关注又让深山苗寨之美被挖掘出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茶旅融合的产业激活了这个山村,两年时间,村里回来了20多个年轻人。夜晚有了篝火与年轻人的笑声,孩子们也多了些笑脸少了些思念,村民感慨:烟火气浓了,人气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