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马习会绝对是近年国际最大的盛事之一。据了解,将近200家媒体、600多位记者现身会场,其中1/3是国际媒体,2/3是两岸及港澳媒体。马习两手互握的相片登上大多数各国文字与电子媒体的重要版面,不但让台湾难得地在国际社会露脸,而且得到非常正面的评价。
但回到国内,大多数报导与评论好像仍然陷入政党恶斗的窠臼,以明年大选为取向,而不是超越政党而以国家利益为取向。为什么台湾与国际的看法会差得这么远?
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台湾孤立太久了,以致于今天许多人根本不知道,甚至不在乎外界怎么变、怎么想,凡事“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起先我们的孤立是外面强逼的,但后来慢慢变成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圈起来,不看、不听、不想、不理。换句话说,既有“他虐”,也有“自虐”。
的确,自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以来,台湾就陷入严重的外交孤立。最低潮时我们只有21个邦交国与极少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会籍。李登辉“总统”执政前半期的“务实外交”及马英九“总统”的“活路外交”,总算让台湾的国际空间稍微扩充,但也十分有限。这就使得我们的政府与民间愈来愈往内看,愈来愈像寓言故事里的“井底之蛙”。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蕊在卸职前骄傲地透露,她在四年任内曾访问了一百个国家,包括中国大陆的所有邻国。笔者曾在欧洲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亲耳听到德国外交部长说,他仅仅在任两年就已经访问了一百个国家。这对我们“中华民国”的“外交部长”来说,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
比双边关系更糟的是多边国际组织的参与。早年外交界的先进多多少少还有参与国际组织会议或活动的经验。最近几十年由于全球化的缘故,国际组织愈来愈多,所讨论的题目也越来越庞杂,每天不知有多少国际活动在进行。但台湾绝大多数涉外的高层官员,包括笔者在内,都没有类似的历练。这种孤立使得台湾近几十年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愈来愈疏离。在各种国际规则(譬如1982年的海洋法)纷纷进行大翻修的时代,台湾完全成为旁观者。不管国际规范怎么制订或修订,我们只能照单全收(taker),不依规范行事还要受罚。我们从来不是这些新规范的制定者(maker),甚至不是参与影响者(shaper)。
照说碰到这种情况,本来台湾可以凝聚内部力量,在国际上务实地多交朋友少树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逐步累积自己的资源与信用。以国际空间如此之大,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有一席之地。即使碰到像北京这样强大的对手,也可以靠智慧与耐心“求同存异”,积极寻找互利互惠的可能。李马两位总统不都已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
(原载远见杂志,发表于2015年11月16日,台北论坛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