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云汉教授进行主题为“中国再兴与二十一世纪全球秩序重组”报告(中评社 徐梦溪摄) |
他指出,中国有机会开创崭新的世界领导者模式。理由有四:一是中国仍处于中等发达阶段,有维持长期高速增长的巨大潜力,具备拉抬非西方国家的巨大能量。二是中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一党专制体制,可以确保国家机构不被跨国资本与军工利益集团全面俘虏,会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优先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存发展权利,也会相信政府与市场双手并用,赋予国家资本优先地位、不迷信市场万能,有效节制资本的掠夺性与破坏性。三是中国仍在探索最佳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制度创新的动力仍然丰沛,意识形态包袱相对较轻,鼓励相互借镜。四是中国社会菁英具有超越国家利益的思维,包括天下观的视野,义利之辨的智慧、剂弱扶贫的道德观念。
朱云汉说,中国作为新型领导者,要坚持原则,但也要有谋略,有道亦有术。他认为,中国不需要正面挑战西方主导体制,可以采取双轨制来实现全球秩序重组的平稳过度。选择性融入西方主导的规范与体制,量力承接西方国家弃守的角色与责任,适度照顾西方的利益。他建议,中国应与非西方国家携手共同开创新的互利合作空间,突破现存体制对非西方国家发展的限制与障碍。中国要循序渐进,从双赢成分高,冲突性低的领域寻求突破,包括生产与交换领域,健康、环境与生态领域,信息与网络领域,知识与意识形态领域。中国需要再等待时机,在深水区领域寻求突破,包括货币与金融领域,武力与安全领域,主权、疆域与认同领域。
朱云汉认为,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后,全球秩序演变可能会面临有两种趋势。一方面全球秩序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崩解与重组时期,在这期间一定程度的失序与混乱很难避免,许多全球层次的公共治理议题可能出现巨大的真空。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迎接一个更公正的全球秩序来临。这个即将来临的全球秩序应是一个更符合对等与互惠原则的国际经济交换模式,是一个更尊重文化与宗教多元性的全球公共论述领域,是一个更能统筹兼顾地球上绝大多数群体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的全球经济与金融秩序,是一个更能体现“休戚与共”及“和而不同”理念的全球秩序。
世界发展的分水岭——习近平时代的甲午惊奇
朱云汉指出,很多历史事件都巧合的出现在甲午年,去年也是甲午年,因此他将2014年称为“习近平时代的甲午惊奇”。他认为2014年是世界秩序发展的分水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通过购买力等值计算GDP的方式,中国在去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