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正义准备的资料很丰富。(中评社 邹丽泳摄) |
林正义指出,美国将会要求亚太盟友邦在后勤支援、军费分担上,弥补美国不足部分的角色。美军减少与亚太盟邦军事演习的项目、次数或时间,也将间接影响到亚太“再平衡”的战略。中国发展“反介入”(anti-access)军事能力,美国加强“联合作战介入概念”(Joint Operational Access Concept),希望在2020年前在亚太部署60%海军军舰艘数。
美国亚太人事的异动,在主导“再平衡”政策的坎贝尔(Kurt Campbell)下台之后,无论由何人接任,均难以具有坎博的亚太战略视野。北京乐于见到坎贝尔、希拉里离任,因为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不像希拉里高调主张,对“转向亚洲”的用语也有保留。从克里的发言来看,他不像希拉里强调传统安全或直接凸显对中国的不友善。而坎贝尔离任之后,像他一样支持对台出售F16C/D的政务官可能消失,台湾要采购先进武器系统可能较为困难。
林正义分析,奥巴马强力推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TPP)在2013年展开密集谈判,日本决定加入TPP后,“亚太经合会”已有半数成员加入。若TPP在9月底前达成协议,对“再平衡”亚洲的政策将是一大推力。北京支持由东协倡议的“区域性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多少有抗衡美国主导TPP的意味。
对台湾而言,除了与新加坡、纽西兰协商自由贸易协定之外,加入亚太经济整合一直是马政府的目标,日本加入TPP谈判之后对台湾形成参与的压力,而中国支持“东协+六”RCEP的安排,台湾也同时寻求加入RCEP此一经济整合机制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