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南方汛情对粮食供给影响可控
http://www.CRNTT.com   2020-07-21 15:26:33


  中评社香港7月21日电/湖南省洞庭湖畔红菱湖村的种粮大户黄小平,今年种植了1600多亩水稻,还经营着200多台农机出租业务。

  连日来,黄小平非常繁忙——不仅自己忙于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还排列清单出租农机帮助别的农户“双抢”。

  中国古语称“湖广熟,天下足。”时至今日,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供给来说,这至少是一个风向标。

  “我们还要抢险护堤,应对当前的汛情。”黄小平说。

  在环洞庭湖的干堤上,白天,红旗招展的防汛棚绵延数里,“守堤人”监视水情;入夜,“守堤人”穿梭巡逻,点点灯光,展示着人们保卫家园的决心。

  新华社报道,据应急管理部19日发布的数据,7月以来,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上升53.6%,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82%、78.3%、5.9%。

  暴雨洪涝灾害导致中国南方多个省份的大片农田和农业设施被淹被毁,成熟的早稻因强降雨无法收晒,未成熟的早稻灌浆结实受阻;旱地作物也遭受渍涝灾害。

  面对汛情,中国南方各省正运用强大的调动部署能力、升级的农业科技手段,以及可靠的物资保障体系来减少粮食生产损失。

  在湖南省安乡县大鲸港镇,14000多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铁板洲村种粮大户朱炳前五分之一的稻田被淹,正当他陷入绝望的时候,村委会组织人力赶来增援,经过连日苦战,终于疏通了沟渠,挽救了绝大部分受淹水稻。

  随着防汛体系日益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中国粮食主产区构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多重防护网,农业生产基本上告别了“看天吃饭”。

  在安徽省长江南岸支流漳河岸边的千余亩稻田里,25岁的奚伟骑着电瓶车整日穿梭。这是中联重科旗下子公司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的智慧农业示范项目。

  尽管遇到罕见的持续强降雨,但这一季水稻常规粳稻亩产1200斤、常规籼稻亩产800斤、杂交稻亩产1400斤的目标并没有改变。作为负责人,奚伟的“底气”全都来自高科技和信息化。

  “在播种前整理土地时,我们动用了联适导航卫星平地设备,由卫星设定海拔高度,再进行操作,每块稻田地平高低误差不超过3厘米,这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奚伟指着一块稻田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