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峻研究日本政治与国际法。(中评社 邹丽泳摄) |
中评社台北3月28日电(记者 邹丽泳)中日韩三国外交部长21日在韩国首尔达成,正视“历史精神”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并加快三国自由贸区谈判的共识。长期研究日本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新台湾国策智库”研发长李明峻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2012年至今停开近3年的中日韩外长会议,某种意义上等于是三国领袖高峰会的预备会议,此项会议的重新召开显示,中日韩、特别是中日开始调整政策,往和缓的方向进行。
李明峻,日本京都大学法学博士课程,曾任中原大学财经法律系助理教授、台湾国际法学会秘书长、日本冈山大学法学部助教授,现为新台湾国策智库研发长;台湾东北亚学会秘书长;长期研究国际法、国际关系及日本政治。
他说,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70周年纪念,中国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安倍是否参加仍未确定。由于日本是中国当年的对战对象,所以日本的参加有其重大意义,但日本立场当然相当尴尬,如果安倍选择参加,则在面对各国代表讲话时,其发言应该会是软基调的和缓谈话。
李明峻指出,过去二战的周年纪念时,堪称世仇的德法都会一起纪念,但这是以德法尽弃前嫌的和解为基础的纪念活动。正如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9日访问日本时发表演说时表示,德国面对过去,正视二战的侵略历史,所以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接纳,重要的是还有胸怀大度的邻国,才能在邻国的宽容下达成和解。梅克尔的谈话对中日两国都有启发性,中日应以德法和解为目标。
他表示,德法两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几乎就是以战争为主的历史,称两国为世仇并不为过。德法达成和解是一项大成就,如果没有德国愿意实事求是地直接面对历史,与邻国雍容大度接受,和解就不可能实现,如此也就没有今天的欧盟。其实过去中日原本是合作的关系为主,包括孙文的革命曾得到不少日人的协助,而鲁迅、蒋介石等许多中国历史要角都曾留学日本,中日曾经友好过、后来才吵架,若将历史纵深放大,则中日友好的基础比德法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