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副教授翁嘉禧。(中评社 高易伸摄) |
中评社高雄4月21日电(记者 高易伸专访)中山大学中国大陆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副教授翁嘉禧20日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中国大陆经济今日之所以崛起并发展得这么好,有时候还得归功“香港”跟“台湾”的发展及刺激;此外翁认为习仲勋当年在广东落实改革开放,让广东模式普及全中国大陆,让改革最早由南方启动,习在改革开放上确实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翁嘉禧,1958年生,台湾嘉义人。政治大学经济系学士、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硕、博士。翁的学术领域在于台湾经济史、台湾农业变革、两岸经济关系等。
翁嘉禧指出,1950年代后两岸分治,不少有头脑的生意人跑到香港与东南亚经营,还有一大票集中到台湾跟资本主义结合,并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运作的模式。当他们懂得资本主义市场的模式与规矩后,便有办法迈向国际市场。直到1970年代末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急着想跟资本主义互动,于是想瞭解资本主义市场等运作模式,借重香港与台湾的捷径最快。
翁嘉禧说,中国大陆借重香港资本主义的经验在当时是有局限性的,除香港大部分为广东人、讲粤语之外,香港人的排他性也较强;但台湾却是从中国大陆大江南北汇集而来,从明清时期乃至于战后各省都有,一方面保存了中华文化,一方面留有中国大陆各省的人才与风俗,全部带到台湾重新融合。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其实台湾是最瞭解中国大陆大陆的。
翁说,整个中国大陆的运作模式其实在台湾很快就可以掌握。当年两岸一开放探亲、市场一开放后便一拍即合,加之台湾中小企业的活存能力很强,因此台湾中小企业登陆后也遍及大陆各省,加上老乡的关系再拉起来,这样宝贵的经验与智慧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翁认为台湾必须珍惜这样历史因缘,因为得来不易。
翁嘉禧表示,习近平父亲习仲勋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首先到广东的书记第一人,当年有很多改革的落实是在习手上完成,深圳从一个小鱼村变成容纳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经济特区可与香港接轨,广东的发展模式就这样推展到整个大陆。因此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最早由南方开始,习仲勋确实在改革开放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谈到两岸经济与两岸关系,翁嘉禧说,两岸应该去除依赖心态,改为互赖观点。当然互赖过程会牵涉到“敏感性”与“脆弱性”等问题,敏感性议题两岸各自都有,毕竟牵涉到生存问题较为敏感。
翁说,新政府未来若走极端绝对会受到重击,但如果两岸不走极端,彼此也是在测试阶段,台湾应不至于陷入极度的困境之中。
谈到中国大陆经济的起,翁嘉禧指出,企业往外发展最直接的捷径就是并购关键性产业或取得关键性技术,也就是“外国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翁认为中国大陆企业在全球至少已掌握“一条龙模式”与“取得当地专利”等窍门。
翁说,中国大陆抓到诀窍“一条龙模式”向外发展,世界各地矿区与石油产区皆可见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影子;取得“当地专利”就是获取高技术含量。这几年中国大陆在台湾申请的专利在台已大幅提升,原本我们思考的都是产业面,但中国大陆在未来所思考的将是在金融与资讯业区块,因此往外投资也是寻求往外合作的对象,未来陆资入股的企业的情况将会越来越频繁。
翁认为,就中国大陆大陆而言台湾的企业并不会太大,他认为中国大陆能并购的对象还有很多,但取得台湾企业也等同加入台美之间的产业连线,这对中国大陆企业而言是比较稳妥的双轨道道路。翁认为大陆国企直接去并购其他国家的企业会让人产生戒心,因此透过私人企业或是在台并购再去扩展会比较顺利。
翁嘉禧表示,强者更强,企业若无生存空间就该退出市场,没有生存空间只能被并购。我们虽然同情,但无法站在“可怜”的角度去思考。若我们觉得可怜,那台湾企业未来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我们只能逼它发展,但不是扼杀它。
翁嘉禧说,我们知道红色供应链要来了,我们会有强烈的压力,但必须告诉企业、告诉百姓这个讯息。政府必须帮助企业成长,来对抗这样的强烈竞争。企业本来预估可以存活十年,但我告诉你只有五年时间,你自己必须加速茁壮,台湾才会越强壮,也才有永续经营的空间,否则永远长不大。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有时跌到了才知道如何爬起来,不跌倒就会因循苟且,不知道该如何发展下去。翁说,这对于企业、对于政党都是一样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