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学良认为,在处理府会关系上,陈菊恐怕比赖清德还要高段。(中评社 高易伸摄) |
中评社高雄1月10日电(记者 高易伸)针对民进党台南市长赖清德与国民党台南议长李全教的争议,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副教授邓学良9日接受中评社访问观察,民进党的政治菁英中,谢长廷与陈菊在任何“结构”下,仍能维持府会良好,鲜少制造敌人。赖清德在政治人格上有其讲究,但谢菊的处理方式,或许值得赖参考。在处理府会关系上,陈菊恐怕比赖清德还要高段。
邓学良回忆,谢长廷与吴敦义竞选高雄市长时,他曾建议两人应成立“相关市政委员会”把各层面学者专家与市民纳入,进行市政讨论。吴认为当选后才采纳,谢则在选举期间就先后成立12个委员会,进行社会编组。谢当选后在议会的操作,只要有市议员在议场抨击谢,相关团队的人就在旁听席支持市政、支持谢长廷,抨击该市议员。
邓学良另举例,陈菊上届市长任期,议长是国民党许昆源,4年来陈菊在公私场所始终尊重议会与议长,不曾正面冲突,制造台面上敌人。就算府会偶有冲突,陈菊也绝不在第一线表态、冲撞。
邓学良说,若再从“法”、“理”、“情”三层面进行分析。法的部分,赖清德有义务赴议会进行备询,不宜以“未审先判”处理李全教的正当性;“理”的部分,台湾虽强调“政党政治”,但代议士若需百分之百服从“党意”,到头来是否又会变成“党的专制”,让权力回到、集中于党内少数人所控制的体系内;“情”的部分,台南市议会有争议的就是那几张票,但有更多是清白与没有争议的市议员,对于他们合法当选与问政的权利何在?这些在未来社会情感上都会出现问题,恐怕赖清德都得三思。
邓学良说,赖清德所认为的“完全贿选”事实为何,恐怕查察后并不尽然,或许赖在某些作为与手法上,被同党或亲绿议员视有不同看法,因此这部分不能完全排除。是否赖个人行事作风有其他“招嫉”或“不被认同”的社会情感,而不应单纯总结为“贿选”主因。
邓学良观察,跑票本身是否直接跟贿选连结,这部分赖清德恐怕给自己打了太高的分数。比较陈菊与赖清德在处理这部分争议,恐怕陈菊还是比较高段的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