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副教授刘兆隆。(中评社 林谷隆摄) |
中评社彰化11月11日电(记者 林谷隆)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副教授刘兆隆在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马习会举办的考量应该跟选举无关,将这场会谈与选举因素牵扯在一起的人,基本上都是选战当事人。刘兆隆认为,必须正向肯定马习会,马英九想创设“两岸互动和平稳定的框架”,包括两岸领导人热线、两岸领导人定期会见机制都是两岸和平框架的一环,所以马习会只是制式化模式的刚开始。
刘兆隆,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博士,曾任《自由时报》记者、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国家文官学院”特聘讲座等。研究专长在中国大陆问题与两岸关系、台湾政治经济发展、台湾政治发展等。
刘兆隆表示,观察习马会,应该要从马英九或习近平的角度来看待马习会。刘兆隆说,必须要理解,认为马习会是短时间内促成,这是社会大众误解,两岸领导人会见是何等大事,当然是酝酿很多年,只是因为在内部运作,所以消息没有放出来,现在必须要用领导人的高度来看选在这个时间点举办马习会。
刘兆隆认为,马英九是在追求“两岸互动和平稳定的框架”,而且这个框架必须是在国际因素(也是两岸关系的外部因素)默许或是支持的状态下存在,讲坦白就是美国明示、暗示的肯定,或是在美日安保升级下的亚太现状。
刘兆隆判断,马英九应该是认为这方面的条件都已经成熟,有助于创造“两岸互动和平稳定的框架”,促成了马习会的举办,而两岸热线升级(现存是陆委会副主委与国台办副主任热线)、台湾加入亚投行等具体事项都是马习会附带条件。
另一方面,从大陆领导人的高度来思考。刘兆隆说,习近平在访问美国、英国都受到高规格接待,有助于中国大陆“大国崛起”的国际形象建立,如果能够在台海议题、南海议题创造有一个稳定的关系,大陆的对外关系的推展势必将获大有斩获。
刘兆隆也提到,当然从马英九的个人因素,马习会创造的“历史定位”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但不必然是唯一因素。我们不能用当下的角度来看两岸领导人的作为。
刘兆隆强调,马英九希望在未来的两岸互动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也可以说马为“后马英九时代”先设定自己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个两岸沟通角色、“话事人”,马会变成台湾绕不去的管道,不管是谁执政都没有办法避开马的影响或是马创造的制度。
中评社提问,台湾与论看法不一,马习会对两岸关系推展是否会有助益?
刘兆隆回答,我们必须正向肯定马习会,马英九想创设“两岸互动和平稳定的框架”,包括两岸领导人热线、两岸领导人定期会见机制都是两岸和平框架的一环,所以马习会只是制式化模式的刚开始。
刘兆隆透露,有一位陆委会官员曾经对他说“两岸官方交流,陆委会关注,台湾在形式上的公平跟不矮化,两岸公开文书不可‘丧权辱国’,技术官僚层次最在意就是这两个点”所以马习会除了台湾政治人物的“政治口水”乱喷以外,基本上是找不到任何丧权辱国的理由。
刘兆隆说,马习会为未来两岸领导人互访订定规则,确立了会见应该进行的仪式有哪些,维持两岸对等、台湾尊严,所以马习会没有矮化的问题,未即便是蔡英文执政也没有反对两岸领导人会见的理由。
刘兆隆提到,两岸关系是否继续进展,现在马英九想“两岸互动和平稳定的框架”,是否会成功这还需要观察,关键有两点,一是马英九能不能在任期内完成,第二是中国大陆对马英九卸任后对台湾的态度。
中评社追问,习近平在马习会上提到“两岸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否有助于两岸人民对彼此的认同?
回答这个问题前,刘兆隆先提到习近平常说的一句话“两岸一家亲”,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先前深绿出身的台北市长柯文哲也讲过这句话。刘兆隆说,从政治意识形态光谱来看,认同“两岸一家亲”这一句话的人,大概是落在认同九二关系的边缘。
刘兆隆强调,认同两岸一家亲的民众再往前进一步就是支持九二共识,如果深绿的柯文哲都往这边靠,代表有更多台湾人是对“两岸一家亲”有感的,这也是大陆给蔡英文的一条红线,如果蔡英文想要跟大陆交流至少要站在这个立足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