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宋学文语中评:两岸和平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5-04-10 00:40:19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兼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宋学文。(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嘉义4月10日电(记者 赵家麟)面对2016大选,国民党、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将再一次接受选民检验,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兼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宋学文接受中评社访问解析指出,两岸议题不能置外于亚太与国际情势。现在的亚太是美中两强的竞合新局势;现在的台湾和4年前最大的不同,在于公民力量的兴起,内部主导议题的动能来自公民社会,已非哪个政党与领导人的主张可以完全主导或主控。

  宋学文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博士,学术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两岸关系与大陆政策、决策过程、亚太区域安全、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等。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准备访美之行,绿营在地方执政县市陆续成立两岸事务小组,整个东亚情势也围绕在中国“一带一路”新丝路经济战略与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的竞合之中,民进党挑战2016再执政,究竟会端出什么两岸政策?以下是中评社记者访问宋学文的问答:

  中评社问:蔡英文在2012竞选时两岸政策受到严格检验,许多选举观察家认为蔡是输在与两岸关系相关的经济选民。蔡英文卷土重来挑战2016,两岸政策是否仍是民进党的困局?还是在这4年之间,整个内外情势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宋学文答:谈两岸,如果不把亚太纳入是不切实际的。目前,两岸在亚太区域内比较被重视的是安全与政治议题,但也还有亚太区域的经贸、社会文化等,两岸议题不能从亚太或国际当中抽离、单独看待。

  从亚太或国际的视野看两岸,2012年与2016的亚太局势已有相当大的不同。2012年之前,中国利用其市场与快速的经贸发展造成了磁吸效应;2012年以后,亚太情势主要是中国崛起后、与周边国家在岛屿主权争议、航道的相对强硬作风上,引发了台湾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对中国产生了某种被威胁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