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接受中评社专访,亲剖政改框架(中评社 黄蔚摄) |
中评社香港3月13日电(记者 邓冠英 黄蔚)香港政改第二轮谘询行将结束,港府即将提交具体政改方案予立法会审议,泛民议员至今坚持反对,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是否到此“行人止步”?作为唯一一位能对政改框架投票的港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接受中评社专访,亲剖政改框架引起的争议。据她分析,香港市民冀望2017年有普选,因此香港的中间派为求通过政改方案,所提的建议倾向迁就手握否决权且态度强硬的泛民,但常委会通过的政改框架并未为泛民量身打造,所以引起争议。
范太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作政改决定之时已考虑香港各方发表的意见,而她本人亦提纲挈领地讲述泛民及一些中间派的意见,并递交了泛民的报告。当政改框架出炉之后,香港社会出现失望及不满情绪,因为在当初提建议方案的人中,不少为了能通过政改,倾向迁就泛民的期望,即是有泛民或泛民所支持的特首候选人,但全国人大常委所定的政改框架未有特别迁就泛民。
但范太指出,对照历年政改决定内容,人大常委所做的“8.31”决定中的新因素只有特首候选人应有“2-3人”,以及须获得“过半数”门槛方能成为候选人两项,前者是根据香港以往特首选举经验,从未多过3个候选人,同时亦希望选举有竞争性,不要出现只有一个候选人的情况,于是定下2-3人,后者则基于《基本法》第45条,按照其中“民主程序”的要求,从而提出“过半数”门槛。她认为,立法会要通过一项议案亦需要过半数,公司股东投票亦需要过半数,“过半数门槛可以说是国际惯例。”
范太表示,泛民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该两项新内容,因为泛民估计己方只能拉到提委会两成票,照此推计,若至少能有5名候选人,则泛民有很高机会推出一人,同理,若能将提名门槛控制在20%之内,泛民亦有机会成为候选人,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决定时,须考虑“放诸四海皆准”,而非为某些人量身定做。
政改决定甫出炉时,曾引起一些积极参与第一轮政改谘询的中间派人士不满,认为框架偏保守,与他们的主张不符,但经时消化之后,不少当初不满的人士仍继续积极参与第二轮谘询工作。范太表示,中间派明白泛民不会接受以上两点新内容,政改若得不到泛民支持,香港未来路途堪忧,因此,她能理解香港中间派当初的不满,但当中间派看清楚人大决定之后,便会支持决定内容。范太还指出,事实上,中间派的方案即使迁就泛民,亦未必得到泛民的认可,比如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教授所提的“白票守尾门”等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