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提升盈利能力引导资本流向制造业
http://www.CRNTT.com   2019-05-17 13:23:27


 
  以上合计,在去年全年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3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全年再减少2万亿元,并确保落实到位。其中4月1日开始减增值税,5月1日开始降低社保交费率。同时政府带头节省开支,今年一般性支出再减少5%,“三公”经费再减少3%,显示了中央的决心。企业要利用外部条件改善的机遇,巩固深化降本增效的成绩,努力提高盈利能力。只有利润率提高了,资本才会流向制造业,这是改变“脱实向虚”的根本路径。

  第三,扩大和加强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重在落地见效。反映在新增贷款和贷款余额中,工业占比多年来分别只有12%和15%左右。数据显示,即使四大国有银行,2017年贷款总量中,制造业也只占13.8%。建议处理好金融防风险和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去杠杆”是结构性的,不能一刀切,也要掌握尺度。当前更要关注经济下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的状况,改善金融调控,防止和纠正对工业企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不合理、不公平的“惜贷”、“抽贷”、“停贷”的现象,畅通资金流向。日前两办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清理规范银行及中介服务收费”。企业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力争优惠政策到位兑现,要严格财务管理,按时偿还贷款本息,保持“诚信为本”的良好信誉。

  第四,大力降低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去杠杆”的重中之重。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5%,同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央企平均约为66%,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央企负债率高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个百分点,更高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一般小于40%的水平。如何逐步降低?当然要靠企业努力增加盈利,增加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提高所有者权益;争取扩大直接融资,减少负债。企业要坚定主业、防止盲目扩张。同时国家要给国企注入资本金,这是资本收益的重要功能。

  拉动有效投资,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文章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都指出,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上经济发展重要领域短板。这里有必要首先对近十年来投资状况做点分析。

  2009年以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加强和改进对投资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效果。但近几年也出现了投资增幅过缓,投资效率低下的新问题。投资名义增速已从30.5%降到2018年的5.9%,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已从33.7%降到0.5%,工业投资增幅更低。再看投资效率。用“增量资本产出率”这个指标,即增加单位GDP所需要的增量资本,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已从本世纪初的4上升到6-7,即投资效率大为降低。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低,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全年名义增幅5.9%,继续下降。如扣除价格上涨5.4%的因素,实际增长只有0.5%。结构有新变化,民间投资、工业投资有所回暖,其中制造业投资增幅9.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基础设施(不含电力)投资增幅跌落至3.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仍然强劲为9.5%。

  其次,针对问题,可以引发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些思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都需要投资支撑。工业有效投资改善提升了供给能力,为消费和服务提供更加丰富充足的商品和市场。中国的投资总量够大了。“投资率”这个指标指的是当年投资转化形成的增量资本占当年GDP的比例,2010-2014年达到峰值47%-48%,近两年回落到44%-43%。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韩国工业化前最高投资率分别是35.9%和39%。看来把投资实际增幅(剔除价格)控制在与GDP增幅相当就可以了,但过低过缓就没有后劲了。其中对工业、制造业的投资占比要与在GDP中的占比相匹配。要扩大、完善政府基金支持,发挥投资导向,借以撬动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并引导投资结构调整优化,提高投资效率。大家知道,民间投资已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2%,占工业投资的82%,占制造业投资的85%。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增强民营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多措并举提高工业的利润率,才能更好地激发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动能。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工业、制造业。

  中央多次强调重视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有效投资拉动时,首先提出“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更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快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具体明确了多项支持政策。如增加中央财政技改专项资金规模,加速折旧扩大到所有制造业,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我们要认真落实见效。企业要集中力量稳预期、稳投资、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用好政策、取得支持,加快建设项目,特别是绿色、智能改造、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