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提出建设性意见
政党不同于一般社团,就在于他们有政治理念和 目标,政治领袖为理念而生存和奋斗。而香港的反对党除了在“双普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之外,我们看不到旗帜鲜明的政纲、明晰的行动纲领和有号召力的动员方案。我们可以从屏幕上看到议事堂内的那些“嬉皮笑脸的反对派”,但是“不难看出(他们)背后肯定没有什么理念支撑”(阮纪宏的近期观察)。
文章说,最近几年,香港社会问题出现,导致民粹主义抬头,声势浩大,行动嚣张。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踊跃加入运动行列,这令人不得不担忧。议会外的民粹主义与议会 内的个别政党、一些政治人物与个别传媒的煽动有直接因果关系。议会内外协同作业,政治势力不可小觑。由于在野的政党看不到政治上执政的未来,焦虑郁闷油然 而生,自然提不出也不会提出长期的、具有建设性的政纲政见,唯有制造新闻博取眼球以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这可以理解,但不可取。第一,大千世界,利益分化,肯定有反对意见,这些声音要透过反对党从制度内(如在立法会和游行示威中)表达出来;第二,长期的、过度的哗众取宠将消费掉“沉默的大多数”的忍耐力 并引起他们由衷的反感,这并不利于反对党的生存与发展;第三,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与建议才是反对党在制度内发展上升的关键,市民也会择善而从,从而 形成对政府和执政党的压力。
我同意阮纪宏的评论:“香港再也经不起折腾,必须立足于现有的条件去谋发展。大是大非问题,值得议员辩论一番,看看背后的理据如何,让选民作为日后投票根据。但辩论有了结果以后,大家就要尊重决定。”议会是民主的舞台,也可以是吵闹的合适场所,议员们应该遵循民主程序和游戏规则。其实,在野党议员动辄批评政府“输打赢要”,他们何尝不是?说到梁国雄,阮的评论很尖锐但恰当:“就正如他(梁国雄)在议会上拉布,宣读反覆100次雷同的提问时,笑口盈盈,叫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这是什么理性的反对”。他最后说:“嬉皮笑脸的政治表演,无论如何是令人恶心的”。的确,无休止的“拉布”无异于邯郸学步,无论如何也体现不了民主的精髓。
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底线
有理由担心,过度地放纵反对言行有可能导致政治上的极端主义理念和行为的出现。如陈云最近推出的“香港城邦论”,一些民众怀念港英政府的皇民心态,网上出现的“香港自治运动”,以及个别“港独”言论。当然,表达自由是受到基本法和人权法充分保障的,只要表达尚停留在言论的层次,而未上升到暴力行动。回归 来的一系列法庭判决就是明证。
文章说,然而,反对党的行动也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底线。即使有党员从心底不认同“一国两制”,即使部分党员坚持认为高度自治程度还不够,但是任何破坏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行为将会受到制裁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对在野党的言行保持持续的关注(这种关注有它的正当性),和中央政府仍然认为特区政府有义务落实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总之,当今香港社会需要的是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反对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