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港澳十大法治事件(2015)”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王秀中摄)
|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 王秀中)2015年是台湾、香港、澳门法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年度。为记录过去一年台港澳地区的法治变迁,评析台港澳法治实践的经验得失,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10日举办“台港澳十大法治事件(2015)”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二十余位台港澳法律问题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就三个地区的法治事件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讨论,并最终评选公布具有影响力的十大法治事件。
台湾法治事件中的政治问题备受关注
“两岸领导人会面”以最高票入选十大法治事件,而“‘习马会’是政治事件还是法治事件?”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认为,“习马会”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两岸领导人以会面的形式明确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向国际社会表明“九二共识”是存在的,此一表述未来可以在相关的法律案件中被提出。
就“赖清德弹劾案”,朱松岭说,“值得关注的是,台湾实施选举多年,到底是人治还是法治?是人凌驾在法律之上,还是所有人都在法律之下?”
朱松岭认为,赖清德首开地方自治史上“官员集体不进议会”的恶例。他以自己的裁判,所谓“坚持改革,捍卫台湾”为由拒绝进入议会。而面对议会的贿选问题,是由个人还是司法来进行判定?最终赖清德的行为被认为违反《地方制度法》关于权力分立的相关规定,受到检察院弹劾,这个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王金平确认党籍诉讼案终结”也受到与会专家广泛关注。台湾法学研究交流协会副秘长、中国文化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胡峰宾指出,若王金平被开除党籍,意味着他将失去立委身份和“立法院院长”身份。在本案件中,王金平向法院提起确认党员资格存在之诉,将本来的政治案件变为一桩法律案件。而在第三审中,朱立伦通过法律的技巧性处理,采取不委任律师的方式终结诉讼。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罗鼎钧从青年的角度探讨了他对于“太阳花运动”及“反课纲运动”事件的看法。他以自己的观察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两岸青年有机会到对岸交流,但两岸青年之间的互信仍然严重不足,台湾青年对于“中国人”这一概念的认知非常模糊。他希望大陆能够正视台湾“天然独”的问题,“来大陆发展不等同于认同中国,这方面值得大家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