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华府观察:美中能否在亚太“相互包容”?
http://www.CRNTT.com   2015-11-21 00:50:11


史文提出美中建立在亚太相互包容架构的设想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史文指出,现在美中之间的危险在于,中国有意改变亚洲的现状,并且愿意接受更大的风险,而力量相对衰落的美国为了捍卫自己的既有地位,也更可能冒险做出过度的反应。

  要建立相互包容的战略架构,史文提出,美国在试图塑造中国选择,避免胁迫行为,保全现存国际规则与秩序,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同时,要考虑:美国给中国更多安抚和鼓励的同时,如何给中国更多的包容?如何更积极地让中国在亚太地区感到更安全?如何让中国不把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和姿态视为威胁?如何令中国不担心美国有意颠覆中国现有政权?

  “企业研究所”亚洲研究主任卜大年则强调,美国必须联合盟友,对中国崛起作出更有力的应对。他认为,美国在1995年到1996年之间的对华手法经验可资借鉴,即美国既要显示强势,展现决心,又不过度挑衅,突显威胁。而美国至今没有界定清楚其在亚太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没有想明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应当怎样,这是美国无法有效应对中国崛起的原因之一。

  柯庆生在书中为应对中国崛起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手法建议,比如手持大棒,但言辞要温和;对中国立场要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听取中方意见,但不能显示软弱;理解北京政策手法的国内政治背景;支持中国国内推动改革的力量等等。

  史文表示,这些建议是正确的,其实美国决策者很多时候也理解和认识应当这么做,但实际却不见得真能做到。他指出,美国决策者还要考虑到,有些应对政策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是不同的。比如美国在1996年台海危机中的应对手法,短期看美国似乎占了上风,但从长期看美国当时在台海示威却驱动中国更专注于军事现代化,在防止美国未来可能干预台海方面下更大的力气。对于美国现行依靠盟友牵制中国的策略,史文也认为不可行,他觉得美国在亚太现有的盟友能力各有不同,想法也大不相同,无法填补牵制中国的现实需要与美国实力相对衰落之间的差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