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热津斯基的“门徒”包括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防长盖茨、前国安顾问哈德利等。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
将台湾置于美中友好之下
本书披露,在中美建交谈判中,布热津斯基主导的国安会和霍尔布鲁克主导的国务院在如何对待台湾的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虽然美方参与者都同意不能放弃台湾,要保持非正式关系,继续对台军售,但霍尔布鲁克主张在建交前对台出售FX战机,主张要把承认北京的消息提前24小时通知蒋经国,这些主张都被布热津斯基和奥克森博格拒绝。1979年4月通过的“台湾关系法”考验着美中关系,卡特与布热津斯基都对“台湾关系法”草案提交国会之后被改动的幅度之大感到震动,国会议员想确保台湾在北京诉诸武力时能够自卫。
1999年布热津斯基曾批评李登辉的“两国论”是企图将台湾与中国的永久性分离合法化。书中说,布热津斯基从来没有改变其观点,即台湾的利益必须从属于美国保持与北京良好关系的需要。
在离开白宫之前,布热津斯基利用苏联侵略阿富汗的机会,推动美国对华出售军民两用的装备。在离开白宫之后,布热津斯基仍力主加强美中关系,认为中国是美国反对苏联全球扩张新的全球性联盟,支持里根政府继续对华出售武器。即便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布热津斯基依然主张要与中国建立更好关系,他认为中国比俄罗斯更有资格参加七国集团会议;他认为中国不是敌人,对美国利益不是威胁,美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以致于后来提出“两国集团”(G2)概念,都是布热津斯基希望加强美中关系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