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月26日电/联合早报今天社论说,从沙斯疫情到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病毒很显然都是从野生动物传染人类。有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认为,冠病病毒极有可能和沙斯病毒一样,来自中华菊头蝠;也有研究认为中间宿主可能是穿山甲。这说明吃野味的习惯确实应该改变。中国本月24日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无疑是及时之举,但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这么做,吃野味屡禁不止,改变舌尖上的文化显然还须做更多努力。
中国野生动植物专家费宜玲去年11月发表的文章《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网络化的危害和监管》指出,每年全球野生动物及产品类走私额达500亿美元,是仅次于军火、毒品的第三大走私行业;而中国是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类非法交易直接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也间接造成动物疫病感染人类。另一个问题是夸大了野生动物的医药或滋补作用,例如犀角、羚羊角、虎鞭、穿山甲鳞片、熊掌、熊胆汁等,一旦野生动物存在经济价值,自然被捕猎和非法交易。
吃野味已被证实是人类感染许多疫病的途径,包括沙斯病毒、立百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和伊波拉病毒都源于蝙蝠,经由野味或牲畜作为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类。野味交易场所也是疫病传播的温床,处理人员训练不足、卫生条件不达标、不遵守条例、腐败问题等,使得病毒有了传播的缝隙。研究人员相信,沙斯病毒由蝙蝠经果子狸传染给人类;而广东一带确实向来有吃果子狸的习惯。此次冠病病毒虽尚未确认传染途径,但经由同样方式传染的可能性很大。
病毒作为生物的一种,也会寻求繁衍机会。我们当前面对的气候变化、森林过度开发等环境问题,会加快病毒和疫病传播,因为栖息地减少导致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空间出现更多重叠,提高了病毒接触人类的概率。例如大量砍伐森林建设畜牧农场,增加了蝙蝠与牲畜的接触概率,导致立百病毒从蝙蝠传染给人类。全球变暖加速冰川和冰原融化,也会释放冰封的上古病原体,增加罕见疫病出现的可能性。随着大自然的动物数量减少,病毒为继续繁衍,也会变异以寻找更多中间或终极宿主,例如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