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教授刘兆隆。(中评社 方敬为摄) |
中评社彰化1月26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台湾民众党发展,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教授刘兆隆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台湾的政党政治发展以来,政治学上定义的有效政党数最多就是2.5个,第三势力往往难以跃升为真正的第三大党,除了政党领袖的魅力会衰退,还有政治光谱定位以及组织能量等问题,不易突破蓝绿夹击,从历史来看,民众党难敌消亡的规律。
刘兆隆,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文官学院特聘讲座等。研究专长在中国大陆问题与两岸关系、政治经济学、台湾政治经济发展、台湾政治发展等。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以垫底姿态落败2024大选,虽然取得8席不分区“立委”,但外界仍认为民众党面临泡沫化风险。
刘兆隆表示,借镜历史,民众党确实可能泡沫化,因为台湾的政党政治发展以来,在政治学上定义的有效政党数只有2.5个,包括过去的新党、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到最近的时代力量,都是轮流去占这0.5个政党数,也就所谓的第三势力,往往都是短暂而已,难以跃升为真正的第三大党。
他指出,若要比较选举成绩,新党在创党后隔年,1995年的“立委”选举当中,拿下21席,堪称关键影响力;宋楚瑜创立的亲民党,2001年“立委”选举更大举囊括46席,取代新党成为第三大党。新党、亲民党在巅峰时期掌握的“立委”席次都超过民众党这次拿下的8席,最后仍走入边缘化、泡沫化,民众党发展的立基并无想像中的稳固。
其次,刘兆隆提到,台湾的第三势力,很多都是属于“个人型”的政党,很大成分是依靠创党领袖的个人魅力为号召,当政党领袖失去了魅力或发挥舞台,政党就会冰消瓦解。例如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政坛影响力的消长,对应到亲民党的式微,就是一个典型,新党、台联党、时代力量皆然。这次时代力量在2024选举“团灭”,很大程度也与政党明星陆续出走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