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8日电/ 笔者刚刚在中国待了三周,像以往一样,这是一次大开眼界的全球之旅。自1989年首次去中国,笔者目睹了这个国家的显着变化,中国的变化也是世界公认的。这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到如今参与定义将来,变化之大仿佛从看黑白电视突然变为看高清彩色电视。
中国人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彻底拥抱将来。他们懂得知识、创新和创意是21世纪的通货,能推动个人、家庭和整个国家前进。为此,他们大力投资。笔者担心我们的将来。无论是州还是国家,我们在缩减对这些领域的投资。而且,我们很多人非但没有拥抱变化、将来和科技,反而与之疏远。我们的战略似乎就是“怪中国”,仿佛只要这样,就能解决我们的种种问题。
但是,中国崛起并不代表美国衰落。在电影《毕业生》中,有一句台词建议剧中年轻的毕业生投身“塑料”行业。而在21世纪,这很可能意味着“投资人工智能”——就像中国人现在所做的那样。个人、公司和国家,谁拥有人工智能,谁就拥有将来。
中国人努力成为该领域的第一。他们有实力投资新技术,也有魄力和能力收购我们的公司和技术。曾在布什政府时期国土安全部任职的保罗·罗森兹维格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格言从未像今天这般在中国适用,“如今世界一切围绕信息,而不是事物”。控制了信息就掌控了命运。
受到德国工业4.0的启发,中国制订了“全面升级中国产业的计划”。计划核心是通过国家和产业投资研发发展高尖技术和积累知识产权。中国甩掉了“屈辱世纪”的恐惧,如今努力追求富强。为此,中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力争成为科技强国,通过科技掌控未来。
笔者不介意中国为打赢而搏斗。我担心的是我们登上拳击场时,拳头只在腰间晃来晃去。我们会被打得落花流水,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我们无力左右中国,但我们对投资研发、教育和基础设施拥有完全的主动权,只有这些投资才能使我们成为主导力量,不会被高涨的中国潮水淹没。
把我们的痼疾归因于中国在政治上占便宜,这种战略必输。我们需要为美国人谋扩充而非缩减的领导人,而不是把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怪到中国头上。
二战结束时,美国政坛提出了“谁失去中国”的大问题。而21世纪的问题很可能是“谁把人工智能输给了中国”?中国的崛起未必会造成我们的衰落,但我们确实需要大转变,投资于美国人民。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