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17日电/59颗优质候选体、44颗脉冲星,这是FAST调试两年来交出的“科学发现成绩单”。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调试工作颇具挑战性,FAST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FAST矫正视力,让它转动“眼珠”。而在19波束接收机投入使用后,FAST巡天能力提高了五六倍,视场也扩大到原来的19倍,除了脉冲星,FAST是否有最新的发现?9月15日,在FAST即将迎来建成两周年纪念日之际,科技日报记者故地重访却了解到,FAST遇到了挑战——
脉冲星发现“超过预期”
截至目前,FAST共发现了44颗脉冲星,其中19颗获得国际认证,包括一颗毫秒脉冲星。对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研究员钱磊说,FAST还在调试阶段就取得这样的成果,超出了FAST团队的预期。这主要归功于FAST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在此之前,由于历史和设备原因,国内其他射电望远镜虽已观测到多颗已知脉冲星,但从未发现过新脉冲星。
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其信号一度被认为来自外星人。宇宙中有大量脉冲星,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那么,FAST是怎么发现脉冲星的?这些脉冲星又是怎么认证的呢?
钱磊说,脉冲星的电磁辐射来自于磁极。在脉冲星转动时,磁极发出的电磁辐射束像海岸上的灯塔一样,扫过天空。每当脉冲星辐射扫过地球,地面的FAST就收到一个信号,记录到像“心电图”一样的系列脉冲。而后,FAST将信号收集、处理,再翻译成人类能理解的形式。只是,中间这个转换的过程非常复杂。FAST反射面将电信号汇聚到接收机,并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缆传回总控室,再把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进而变成数字信号,计算机集群则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将这些数字信号储存、计算,并经过分析,识别出能够代表脉冲星的一系列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