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8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6月初,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亦庄东工业区生物医药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正式开工。破土的一刻,项目负责人甄静海感慨:原本希望半年完成所有审批手续,结果13个审批事项政府审批时间仅用16个工作日。这也刷新了经开区成立以来项目落地最快速度纪录。
“亦庄速度”的背后,是一场酝酿许久的“效能革命”。近日,经开区对外介绍,将重构决策、职能、执行、服务、督考、廉政风险防控等体系,让经开区行政权力全面“调图”运行。
一枚印章管审批 一支队伍管执法
亦庄东工业区生物医药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高效落地,源于“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流程再造。过去亦庄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审批权限如今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局一个部门,194个申请事项都是一枚“行政审批专章”来审批。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郑海涛介绍,流程再造并非局限于审批环节,监管、执法也实现了一体化原则,把过去传统“条块式”行政管理模式变成“审管执”全流程链条式管理机制。“行政管理效能提高了,真正惠及企业和百姓。”
企业办事总跟审批、监管和执法打交道,政府部门如何提升效能?经开区将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打造审批速度最快、流程最优、服务最好、体验最佳的样本;到了监管这一环,行业主管部门将实施分级分类标准化监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综合执法部门则“一次执法、全面体检”,全领域实行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改革,一个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30多个领域7000多项职权,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打扰。
不仅如此,经开区还编制了负面清单,具体分为履职负面清单和产业项目“二次准入”限制性清单,分别从政府履职角度和市场主体准入角度,对行政行为提出约束性要求。
“在厘清审批、监管、执法等部门职责的基础上,经开区‘审管执’流程再造工作,更加强调协同高效工作机制的建立。”郑海涛说,“审管执”各环节互联互通、有机协作,在案件移送、信息共享、风险预警、信用管理等方面相互支撑、互为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