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现场:各国专家共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19-05-01 00:21:37


与会学者认真聆听(中评社 刘砺寒摄)
 
  
  与中日韩地区的整体向好趋势相比,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政治哲学与宗教系的曾敬涵教授认为,梅首相始终拒绝公开支持“一带一路”,反映了地缘政治观点对西方政界的影响颇深。西方许多媒体和政客包括美国副总统都将“一带一路”看成零和游戏,比作中国有意制造债务陷阱的例子。这类“阴谋论”背后的假设是,中国的政策制定、决策和实施都有清晰的战略目的,即中国利益最大化。曾敬涵表示,这种基于冷战思维的看法完全误读了“一带一路”,凸显出西方对中国决策与执行机制的了解严重不足。中国作为全球投资的初学者,经验比起欧美国家明显不足,有时甚至不得不付出一些学费。他还指出,“一带一路”涉及的面太多太广,职责重叠分工不清的情况经常发生,中国应注意加强中央协调。

  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青山瑠妙表示,中国政府明确意识到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的困难局面后,仍在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可见中国仍对“中国模式”充满信心。但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将在维持战略持续性的同时,从三个侧面进行战术调整。第一,中国可能会在对美政策上做出有限让步。第二,中国正努力改善与美国以外发达国家的关系。第三,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此外,青山瑠妙还提出,在高科技领域,美中霸权之争正在加深。但现阶段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排斥主要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领域,发展成世界级高科技冷战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将来“中美高科技冷战”爆发,中国也已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加强了以5G等新技术为中心的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全球。在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影响力已经开始扩展的背景下,美中贸易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很有限。
  
  在四个多小时的论坛中,无论是嘉宾演讲,还是互动交流,“合作”是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汇。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大潮,成为了海内外专家学者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出席本场论坛的各位嘉宾达成了共识:“一带一路”大框架大格局下的国际合作,可以实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宏观发展战略对接、具体发展思路对接、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对接,促进不同发展模式的交流互鉴,实现不同治国理念的协调与沟通,意义重大而深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