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多方发力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20-04-02 09:04:15


  中评社北京4月2日电/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支撑就业、稳定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逐步有所缓解,但是对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许多重要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中小企业投融资方面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随后,《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不久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些都为我们多方发力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经济日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孝成、罗琦文章表示,打造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息息相关,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强调“高度适应性”,要求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必须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小企业的差异化、细碎化、高频化、快速化的融资需求;强调富有“竞争力”,要求各类金融服务提供者要围绕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和服务展开充分竞争,在更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展现软硬实力;强调具有“普惠性”,则要求丰富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数量占企业主体90%以上的中小企业提供好融资服务。

  文章分析,当前相关融资体系在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一些金融机构受传统信贷模式制约较多,相关信贷评判标尺并未跟上中小企业发展的节奏,尚未从根本上满足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二是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较重,缺乏软硬结合的竞争力。三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肠梗阻”,相关政策未能真正惠及企业。应该说,近年来部分地区先行先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提高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文章指出,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三方必须持续协同发力,通过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切实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一方面,可考虑顺应中小企业发展新需求,突破传统信贷模式。金融机构应探索能够跟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日益变化的办法,立足评估更加透明、贷款更加简化、放款更加快捷、还款更加灵活的要求,通过做好风险把控、挖掘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开拓未来金融市场空间等多重目标的平衡,创新质押信贷模式,使中小企业融资更简洁、更易操作,更具商业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推出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一是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中小企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着力降低贷款难度和成本,提高贷款总量,实现信贷资源的精准投放。二是着力改变信贷业务重产品、轻服务的状况。借助各种手段宣传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相关服务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详细阐述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全流程服务方案,进一步优化在线评估、贷款、还款等操作流程和页面互动功能,使中小企业做到明明白白、心中有数。

  提升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全力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要强力推进政银企合作。就政府而言,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有效联合各方力量,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细化实施方案,推广各地有效的典型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要搭建跨部门多层级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信息孤岛,更好服务于各类金融机构。同时,还要实施分区域分行业的中小企业贷款差异化监管考核机制,推进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就金融机构而言,要充分利用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借助专家库、信息库等多维数据,深刻了解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等,全面、精准刻画中小企业信用及经营状况,从而精准对接银企双方现实需求,为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就中小企业而言,要着力提升自身信息透明度,充分展示产品、技术等信息,通过补齐自身短板,增加自身信用度,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总之,要通过政银企三方有效对接、良性互动,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的神经末梢,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