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国企纾困民企需达成双赢
http://www.CRNTT.com   2019-11-24 08:50:27


  中评社北京11月24日电/给民企纾困,除了缓解民企资金链困难这个现实矛盾,根子上的问题也需抓紧解决。
据《山东商报》消息,在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下,近日,济南、滨州、济宁三地国企纷纷出手,通过参与混改、合资成立重点企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为经营遭遇临时困难的和同信息、西王集团、山东如意科技等民营企业输血纾困。

  这是继去年10月、11月扶持民企政策密集出台后,为民企纾困一周年以来的许多案例之一。

  民企的重要性无须再论。但当前,确有一些民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陷入经营困境。一些民企利润增速下滑,信用利差走高,经营出现困难。还有一些民企干脆出清离场。民企的地位在上升,盈利在下降,有人称之为“民企悖论”。

  实际上,民企的困难各有差异性,有的是受大环境、行业周期影响,有的是战略决策出了问题,有的是内控水平太低等。而其中最困扰民企的共性问题,是资金链。为了维持资金周转,不少民企通过股权质押融资。这成为近来最大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之一。

  解决股权质押的潜在风险,真金白银的输血最重要。这正是山东三地国企纷纷出手的重要背景。

  输血是好事,但民企也担心出现问题:一是国企国资出手会不会导致民企丢掉实际控制权,二是该选择什么样的民企纾困。

  实际控制权问题,一对一纾困的方式最容易出现。不过,济宁城建纾困如意科技给了一种答案。济宁城建掏了35亿获得了26%的股权,位处第二大股东,如意的实控权并未丢失。

  而纾困选择企业的优先问题,可能永远都有争议。但那些对地方经济和就业有显着带动效应的民企会得到更多青睐,道理显而易见。其中涉及经济和社会治理的一系列考量,涉及树立民企稳定经营长期发展的样板等。

  当然,国企为民企纾困的钱也不是白来的,所以也有回报率问题。此前曾出现过一些输血企业一看民企负债率较低就想获取实控权的案例,也出现过一些输血企业对参股民企回报率要求过高的事情,最终导致双方一拍两散。

  为民企输血既应该真金白银,也应该真心实意。“输血国企”应合理划分短期财务利益和长期战略利益,特别是不能借混改概念谋求资本市场短期爆炒股价的泡沫利益。

  而想要获得长期利益,国企和民企就不能止于输血。这意味着对于国企国资来说,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才是最可靠的回报保证。借助混改等纾困模式为桥梁,通过“混”达到适应市场、提高决策准确性、去衙门化的目标,应该是比财务预期更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于受助民企来说,让渡股权、债权应该起到打开玻璃天花板,拓展市场空间,升级内控管理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而国企为民企纾困,还有影响银行贷款行为的潜在正面意义。民企的主要融资渠道仍是银行贷款,尽管向民企放贷已经有了硬考核指标,甚至等同阶段性的政治任务,但受信用等级的影响,民企的贷款难问题并未有效解决。国企为民企纾困,如同转手信贷,既可以部分平抑国企民企间的贷款利率差别,也为降低民企融资成本开辟了新渠道。

  以混改撬动国企改革,以纾困撬动银行贷款行为变革。给民企纾困,除了缓解民企资金链困难这个现实矛盾,根子上的问题也需抓紧解决。

  来源:新京报  作者:徐立凡(专栏作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