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批量生产
折叠自如的显示屏、耐用的机械外壳和全新的配套用户体验,这些都考验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技术能力。但从起初的构思到形成草图,从完成一台折叠屏手机再到可以量产都并非易事,其间需要经历繁琐的步骤及工序。
TCL通讯的手机设计师对记者说,刚接触到柔性屏时,就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这块柔性‘面料’,如果不能与逸动的机身完美贴合的话,那将会是一个遗憾……”
但在折叠屏手机设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不少,李炫弘透露,最关键的设计还是铰链技术,因为折叠铰链的机构技术,需要兼顾折起来时的缝隙控制、打开时屏幕的平整度,以及打开过程freestop的机构能力控制。“在采用DragonHinge铰链技术的系列产品中,我们与华星光电一起开发了屏幕与转轴机构‘全贴合’的设计,这样在机身折弯的过程中屏幕如影随形”。李炫弘说,折叠开合次数是需要对屏幕的柔性、铰链的耐用性和贴合的考研,是需要经过反覆折叠开合验证的,目标是可以做到20万次。”
此前TCL通讯和华星有一致的认知,折叠屏手机中最难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完美解决屏幕和转轴的集成关系,从而保证屏幕经久耐用,最大化产品的使用寿命。
经过对柔性屏和精密折叠机构研究之后,做了目前的两个功能样机验证:龙骨形铰链样机和蝴蝶型铰链样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保证屏幕在折弯的全过程中不被拉伸,“对于只有零点几毫米左右厚度截面中要找到一个叫做‘中间层’,我们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毕达哥拉斯层’,”李炫弘表示,它决定了完美折弯轨迹的设定,而为了找到它,我们经历了半年的反覆验证,在验证过程中两个团队也一起做了无数次尝试。
而随着各家厂商的硬件难题的解决后,寻求对应的软件解决方案,构建相关互联生态系统成为趋势。“折叠屏设备如果要实现更大的出货量,还必须要克服软件和应用场景的调整,这样才能刺激更多的用户,去更换自己手中的手机。”李炫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