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试论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基础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00:38:17


 
  两岸生活共同体更主要地是体现在两岸密切的社会关系上,且不说两岸历史上的社会联结关系,近30年的两岸经济、文化和人员往来已经形成了所谓的“两岸族”。这些生活在海峡两岸的生意人、文化人、青年学子、走亲访友的人,加上大量的游客,把两岸社会自然地连接在一起,带给海峡两岸活力与繁荣的正能量。今天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已明显不同于30年前,双方的交流交往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对方。特别是中国大陆,受惠于两岸交流合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取得巨大的成就。

  经验告诉我们,在两岸社会整合之前,高度的两岸政治互信只会是空中楼阁。只有当两岸的民间社会整合成为一个正常的生活共同体后,两岸人民才会有共同的认知、情感和需求,也才会有共同的社会规范,也才会有政治共同体的体认。大陆学者沈惠平指出由于两岸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的差异,当两群不同生活习惯、说话方式、思想方法、历史教育的人碰撞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心墙”即“你和我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强化成不同的认同心态⑦。两岸政治不互信的社会基础正是1949年以来两岸社会断层造成的,深化两岸政治互信困难正是两岸生活共同体被撕裂的后遗症。笔者相信,随着两岸生活共同体的重建,目前看来非常困难的政治分歧有可能迎来柳暗花明的崭新局面,让两岸民间社会的正能量释放出来,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将变得更加顺遂。

  大陆学者王建民认为海峡两岸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接触、交往与交流,以促进海峡两岸的相互瞭解与社会融合,实现两岸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⑧。台湾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成熟度高于中国大陆,这是不争的事实,台湾社会曾经经历的阶段大陆方面很可能也要经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中国大陆都要以台湾社会发展为师。正如台湾学者所指出台湾民间存在许多“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或可作为深化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场域。举凡像是生态保育、消费者权益、劳工权益与职场安全、上班族白领阶级权益以及社区发展等等各种存在于两岸庶民社会的共同议题,均可透过增进双方交流以分享彼此经验与成果。而带有公民意识及进步价值的两岸民间交流,将比诉诸传统民族、血缘关系,或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两岸经济活动,更有助于发展建构两岸民间的社会联系⑨。相比较台湾地区,大陆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不可能完全像今天的台湾,民间社会力过于强大,造成公权力不张,社会失序的局面。中国大陆的民间社会力正在快速成长中,未来可以成为公权力的有效补充,成为社会治理的正能量。随着两岸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两岸民间社会力也可以在两岸共同事务合作治理方面发挥正能量。

  必须强调的是,两岸生活共同体的重建要彼此尊重,要把选择权更多地保留给两岸人民。笔者同意陈先才的观点,两岸特色的民间社会融合,必须要结合两岸的实际情况,要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因为两岸民众在跨境流动过程中自己会进行比较,让民众自己去选择去判断⑨。现阶段两岸生活共同体的重建仍处于“补课”阶段,两岸民间社会关系要尽快从不正常走向正常的状态。为此,两岸公权力部门可以主动作为,检讨现有的与两岸人民交流交往相关的各项规定,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尽可能便民利民,减少两岸人民往来的成本,以利于两岸生活共同体的早日正常化。未来两岸生活共同体的发展必将对两岸双方的社会治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两岸人民将在共同的利益、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共同的政治要求,到那时,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基础将更加扎实稳固,两岸之间高阶的敏感政治议题就有可能在两岸高度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解决。

  结 语

  两岸政治互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阶段只要维护好两岸政治关系的法理基础,建立基础性的政治互信即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在不挑战两岸之间的人民、领土和主权关系的前提下,双方可以在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差异方面展现出更大的耐心和包容。尽管台湾社会发展先行一步,但两岸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上还是各有所长的,正如陈孔立所言两岸现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当和平共处,各抒所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双方要以进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共同建构新型的生活方式,造福于两岸人民⑩。2000年以来的台湾政治变化已经证明,片面过激的言行对两岸民众来说意味着紧张和不安,不利于两岸生活共同体的重建,也不利于两岸政治互信的提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台湾真正走出“民主泥淖”之前⑪,台湾社会在具体的两岸政治互信议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和主张是正常的,大陆方面要看主流,看大趋势,对不同意见抱持尊重、关怀、不纠缠的态度理性面对,在相对的政治互信基础上,大胆地推进两岸民间社会的交流合作,以为深化两岸政治互信营造更加健康稳定的两岸社会基础。

  ①拙文,“增进进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台湾研究集刊,第6期〈2010年〉。

  ②朱卫东,“对进一步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战略思考”,台湾研究,第1期〈2012年〉。

  ③“张志军在三藩市侨界招待会的讲话”,http://news.ifeng.com/a/20140906/41890164_0.shtml。

  ④“两岸政治互信须通过具体实践”,台湾新生报,2014年3月19日。

  ⑤“擅提五项原则,削弱两岸政治互信”,http://www.huaxia.com/thpl/sdfx/3907572_2.html。

  ⑥张百达,“增强两岸政治互信的路径选择”,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thyj/article_2012100968893.html。

  ⑦沈惠平,“社会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形成”,台湾研究集刊,第1期〈2013年〉。

  ⑧王建民,“海峡两岸社会发展差异及因应策略之异同”,文见周志怀主编,积淀·跨越·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成立卅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页529。

  ⑨陈先才,“两岸特色民间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2014年〉。

  ⑩陈孔立,“台湾生活方式解读”,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2014年〉。

  ⑪“深陷呛声泥沼里的台湾民主”,联合报,2009年4月26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4年11月号,总第203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