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举了厦大学生马军的例子来说明沮丧期两岸青年的心理感受。马军一直很向往台湾,但在到了台湾一年之后,他的感受却是:“原以为政治热情高于我们的台湾人,对大选的关注,却远不及我们这群外人;原以为呼风唤雨的媒体,却发现他们的新闻报道,往往幼稚得让人喷饭;号称全城wifi的台北,其实并非那么方便,手机费率比大陆还贵;传说中繁华的台北东区,钢筋水泥的密度,也远不及北京、上海。”马军的结论是不管我们对这个地方之前有多少的向往和憧憬,我们都是过客,不是归人。于是,他把原本是想一头扎进这个地方的心态,换成近距离围观,心情便好得多,看东西也清楚得多了。他说,台北不是我的家。
而对于台湾青年来说,文化休克的表现是,他们跟大陆从食衣住行到思考方式都不一样,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统一。台湾青年们问“我们是一个国家,你们为什么不承认?不承认“中华民国”怎能是一家人?”台湾青年还认为大陆打压台湾,比如不让台湾参加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用飞弹对准台湾以及准备“武力犯台”。除此之外,让台湾青年感到文化休克的还有两岸对民主的不同理解,他们认为台湾是“民主国家”,而中国是“专制国家”。
陈孔立指出,两岸交流之后台湾青年的结论是:通过交流,两岸的“差异”暴露无遗,反而强化了双方认同的距离。因为交流可以改善彼此的印象,却无法改变互相的认同。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台湾的青年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指“自主、自我、参与政治”。
至于如何化解文化休克这一问题,陈孔立认为台湾文化大学社科院院长邵宗海的建议很有道理,即两岸要从对立到磨合、走向竞合、谋求双赢。陈孔立说,所谓磨合就是调适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沟通,就是理解对方。对于如何加强沟通这个问题,陈孔立要求两岸青年自己去摸索,并相信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善意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也给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第一,要尊重,要有同情的理解,即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第二,要包容、宽容。最后,要从两岸的核心价值观中寻找交集。
陈孔立认为两岸交往的未来在于年青人,他将自己的墨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送给学子论坛,希望两岸青年能够共同投身大时代、共创美好的未来。
(后方支援记者 张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