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鹏(中评社 邓冠英摄) |
中评社澳门11月4日电(记者 邓冠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鹏今日出席第五届两岸关系澳门论坛时发言指出,立足于当前台湾民意特点和台湾民众认同的基本规律,可见两岸大交流让“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各主要政党和社会舆论的“共同语言”,两岸同胞的利益联结更为绵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制度有了更多的瞭解,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开始习惯和适应大陆因素在他们生活中的存在。他还指出,两岸大交流的影响并非悉属正面,“只有在学习中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将两岸交流的正面效应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
李鹏指出,台湾民意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台湾民众的自我认同和统“独”立场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重要原因,而看台湾民众认同的变化,不仅紧盯着支持“台独”的资料是否上升,更应该看整体主流民意是否发生改变;台湾民意还有敏感性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台湾民意还有盲目性的特点,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辩论的空间,容易受到某些突发事件和个人好恶的影响。
此外,李鹏认为,台湾民意还有批判性以及功利性的特点,台湾的媒体和舆论报道绝大多数秉持所谓“报忧不报喜”的方式,这种氛围容易使得民众在接受民意调查时,对执政当局表达不满意,此外,台湾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经济民生议题是普通民众关心的首要议题,但伴随着经济的改善,台湾社会对“贫富差距”扩大不满、对经济复苏“无感”的声音也不断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反映到民众收入有滞后效应,而台湾民众对马英九当局经济发展期待过高而产生心理落差,另一方面,也与民进党对贫富差距问题的刻意夸大和负面渲染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