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建设为发展铁路物流提供条件
中国另三个经济增长极: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核心城市之间,或核心城市与重点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都已实现一小时内直达。目前,成渝间高铁则仅实现1.5小时通达,两地通车频率也远不及前述三大城市群,成渝周边很多城市也未纳入两小时通勤半径。
对此,川渝官方3月11日举行深化交通运输合作视频会时宣示要迎头赶上,实现成渝双城间一小时直达,成渝双城至成渝地区主要城市两小时到达。成渝地区大规模修建高铁,也将为普通铁路腾出大量运力,为加快发展铁路物流提供条件。
在重庆两江新区投建多式联运物流港的新渝合资物流企业“辉联埔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对成渝经济圈推动的高铁建设表示肯定。公司副总裁许丕吉受访时说,此举有助物流业者增大运输投放能力,“运输更便利,时间成本更可控,效率将提高。”
在盖高铁之上,许丕吉指出,成渝两地政府未来在新建运输通道的收费,以及一地报关、货物服务无缝流动等软性政策,其实对运输业者的成本更有着关键影响。“地方政策配套还是要做到,不然建更多的路,更多的物流园区也没有用,这些必须要贯穿。”
学者:经济圈放眼成渝长期一体化
中国各地疫情期间防控至上,交通管制严格,导致复工复产和物流运输不畅。货机多被用于运输抗疫物资,长期空运货物的企业面临货柜匮乏的难题。
不过,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中国西部出海出境国际物流大通道,这段时间保持不间断开行。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成都)今年头两个月共发车260余列,同比增长88%,平均每周往返班列数量达30列,将电子产品、木材、汽车及汽车零配件等货品发往欧洲和东南亚。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重庆)发车频率也保持在每天两三班。
中国国内的供应链在疫情后可能出现洗牌,但上述运输通道的稳定与可靠性,为成渝经济圈打造了欧亚供应链配置中心的奠定基础。
中新重庆项目的牵头公司——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泗棕受访时指出,空运货柜量此次疫情期间不足,更多企业日后势必在货运上采取多元化战略,避免过度依赖一种运输模式。这将为向多式联运模式转型的成渝物流产业带来机遇。他认为,成渝的对外开放、对外服务若能实现一体化,将降低外商进入成渝地区的投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