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军:我再顺着说一句话,我觉得就像东北亚的事儿一样,对于南海地区的事儿,包括东-黄海的事儿,中美关系的影响力在上升。可以预见,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可能要取决于中美关系,甚至不是中越关系和中菲关系。如何发展,有待继续观察。
郭震远:结束语
咱们会议就到这。下午的时间很紧张,大家谈的很热烈。像中间休息前我所说的那样,大家总的来讲是有共识的,当然在具体问题上,还有些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个没关系,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热点的问题,这样很正常。刚才马教授讲到一个,就是说在南海问题上,东海问题上,总之,我们和周边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应该是更多的来促进共同利益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来消除双方的矛盾冲突,这是个基本的考虑。
第二个,这种事情它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历史形成的。就像刚才韩锋说的那样,最少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我们不要认为,眼前一年两年就能解决。历史证明,最麻烦的事儿就是国家之间的领土主权的这种争议。所以既要有坚定的信心,来不断的发展共同利益,解决矛盾冲突,同时又不要有一种急躁的情绪。而且说实话,中国作为一个不断提升的一个大国,更要有这种更开阔的胸襟和气度。有问题不要紧,我们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我们逐渐来解决。我想邓小平当年提到搁置争议,恐怕我们可以做一个更广泛的理解,就是说我们逐渐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搁置争议,不是说永远不解决,只是不要着急而已。所以我觉得咱们今天关于海洋问题,不是南海,因为谈南海谈的多,就是关于中国海洋权益、海洋战略的这个会议,作为中国评论月刊来说,这是第一次。我想随着形势的发展,可能还会再次举行,第三次举行都有可能,到时候还请各位给予大力的支持。我觉得这次就我个人而言,是受到了很多教益,也希望今后能够和大家保持密切联系。谢谢大家!
评论员简介
韩锋: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主要从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安全关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政治与外交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述有《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变迁与政治经济的新发展》、《澳大利亚的亚太政策》、《东盟的大国关系平衡战略》、《东盟的扩大及其对亚太地区的影响》等。
马小军: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的国际战略、大国关系、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外交史、外交学等等;迄今为止计有数十万字学术著述、100万字以上的翻译作品及数百万字的编着成果问世。
王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海洋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主要从事涉及中国的海洋问题、大国海洋战略、区域和次区域海上安全合作、联合国海洋法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海上通道安全与国际合作》、《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世界大变局》、“海洋战略与日本外交”等著述。
吴继陆: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海洋法律与权益研究室代理室主任。主要从事海洋法和海洋政策研究,曾参与或组织多个国家专项研究,主要成果包括《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解》、《世界海洋政治边界》(合译,即将出版)等。
侯毅: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海疆史、中外关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