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9日电/11月29日,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芬兰和瑞典六个欧洲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六国将加入由英国、法国、德国倡议成立的“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法国外交部对此表示欢迎,称此举是表达了欧洲维护和伊朗合法贸易以及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JCPOA)的决心,并呼吁各方重新回到JCPOA的轨道上来。INSTEX扩员不仅对于伊核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更反映了国际社会普遍对于美国操控的美元体系“过度特权”的担忧,以及希望以有效行动保护自身的合法经济、政治及外交利益的愿望。
中国网发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董一凡文章介绍,欧洲国家设立INSTEX的背景是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分步骤重启原有对伊制裁措施,并且要依据美国法律将制裁措施伸向美国以外的企业和个人,欧盟和英、法、德等大国在苦劝美国无力的情况下,为维护欧洲企业在伊朗正常的贸易与投资关系,于2019年1月成立了INSTEX,作为欧盟企业与伊朗交易的中转结算平台,并于2月正式投入运营。
而欧洲国家之所以设立INSTEX,是由于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和融资货币,全球绝大多数贸易与投资活动离不开美元的结算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而美国却借助这种“过度特权”作为实施制裁和经济战的武器,以其国内法为借口动辄冻结、没收他国资产、对他国企业进行重罚或切断他国使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等金融结算服务。
文章分析,欧洲企业多年来是美国“长臂管辖”的大受害者之一,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企业均遭过重罚。而美国重启对伊制裁最大的威慑力和伤害力就来自于美元的“过度特权”,以达成迫使他国企业“协助”美国制裁伊朗的目的,也使对伊核协议的稳定执行受到了巨大冲击。
欧盟与美国就美元问题的矛盾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造成欧洲国家汇率、通胀及经济增长受到巨大冲击,联合各国应对美元“不负责任的波动”也是欧洲探索共同货币路线最终创设欧元的重要初衷。
但欧元在2002年成立后虽迎来了较大发展,但其国际使用程度却远远难以与美元相比,欧债危机更造成欧洲经济以及欧元信用的重大挑战,美元甚至借机在外汇储备、外贸交易等方面“收复失地”。随着美国迎来了“美国利益优先,他国关切靠边”的特朗普时代,美元体系作为迫使他国牺牲自身利益为美国实现外交和安全目标服务的大棒,挥舞起来更加肆无忌惮。欧洲因此清醒意识到,继续顺从美元体系的霸凌将难以维护自身利益,而成为美国横行霸道的“被动帮凶”。
随着美欧之间在多个领域特别是伊核问题上不断出现矛盾与摩擦,欧洲对建设自身经济领域的“战略自主”以及扩展欧元国际作用的政策信念日益不断坚定。2018年9月,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其最后一次“盟情咨文”中提出欧盟应加快欧元国际化建设步伐。
2018年1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提升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政策文件,希望欧盟在重要商品贸易结算、对外投资以及欧元金融投资吸引力等方面加强建设,与伊朗的贸易便利机制也是其中重要一环。而随着欧盟在7月选出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等新一批领导人,其也释放出对内自强、对外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和国际秩序的姿态。
冯德莱恩主席不仅提出在要加强欧元治理和欧洲经济竞争力,更提出打造“关注地缘政治的欧盟委员会”。而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法国人拉加德提名出任欧洲央行行长,则显示欧盟特别是法国希望借助她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丰富经验,来促进欧元在国际层面的发展。
同时,欧盟推动在美元体系下保护经济乃至政治安全利益的意愿,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此次加入INSTEX的欧洲六国中不仅包括五个欧盟国家,也有挪威这样的非欧盟成员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欢迎欧洲六国的决定,支持“贸易结算支持机制”建设持续取得进展,同时期待该机制尽快扩大业务涵盖范畴,并向欧盟国家以外的第三方开放。
俄罗斯也曾多次出于防范美国借助美元体系扩大制裁的考虑,对欧元扩大使用持支持态度,比如9月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表示,该公司已将其石油及相关交易完全由美元转换成欧元,预计每年交易额至少达到890亿美元。这些动向均反映出各国普遍有意在美元交易体系下为自身经济安全上一道保险。
文章认为,无论是欧盟还是其他国家,在短期内大幅削弱美元的传统优势仍不现实。美元在交易成本、便利性等方面仍然有着较大的优势,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仍然需要借助美元体系与全世界的伙伴进行交易。事实上,即使INSTEX已经有九个国家加入,但仍然对稳定欧伊经贸关系作用有限,欧洲的航空、汽车、能源等大企业如果参与,或许在美国制裁下将在欧盟以及伊朗以外的市场寸步难行,因而对于INSTEX仍抱有较大的保留态度。
同时,INSTEX目前结算的商品仍仅限于药品、食品等,对于石油等美国高度戒备、涉及伊朗经济命脉的行业也未能越雷池半步。但是,六国加入INSTEX仍然是各国携手应对美元体系带来的经济安全挑战的重要努力,也是对更平等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的重要呼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