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如果列举2020年中国经济的“热词”,频频被刷屏的“新基建”一定位列其中。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其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
那么,“新基建”到底“新”在何处?
“新基建”是要干啥?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让人对“新基建”有了更多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新基建”到底是要干啥?
提起基础设施建设,大家都知道它既体现出民生导向,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乘数效应。而“新基建”,实际上也是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展,不是简单的抛弃传统基础建设而“另起炉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铁路管网,到改革开放后遍布全国的国道建设,之后的高铁以及4G网络。每当开启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大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一波经济的快速增长。
“新”“旧”之间,是寻求发展动能的转变。
为什么要推“新基建”?可以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找答案。报告把“新基建”等建设,放在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方略举措地位来看待。
从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看,在特殊背景下,通过发起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消费是必然之举。
从社会发展的多元诉求分析,数字经济已成为释放新动能最重要的途径。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新业态“逆势”上扬也表明了经济发展对数字基础的迫切需求。
通过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建设,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转化为发展力,就将产生一石多鸟之效,在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上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新一轮信息技术正加速全球竞争力版图的重塑,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4G宽带网络,5G基站超过20万个,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可以说,此时此刻布局“新基建”立足当下是应对挑战的突破口,着眼未来也是变局中的关键之举。
“不是应急之策,但有应急之效,着眼长期增长,更具长久之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这样概括。
“新基建”能带来啥?
“新基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