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陈晓晨答中评:智库学者要用脚丈量一带一路
http://www.CRNTT.com   2017-05-17 00:22:43


 
  智库应突破“分科”视角 注重实践

  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六个平行主题会议,聚焦“五通”和智库交流。陈晓晨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实际上指向了“一带一路”六个最主要的问题领域,希望之后还能有进一步的探索和推动。六个会议之中,陈晓晨最为关注“智库交流”平行会议,他对于各国专家学者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达成的观念上的共识表示欣喜。

  他指出,在“智库交流”会议中,不少专家们都认同“一带一路”的智库研究需要更多交流、更多实践、更多实地经验、更多综合视角。综合视角在此意味着需要突破传统的“分科”视角。陈晓晨强调,这种“分科”的视角已经不适应“一带一路”综合性、现实指向的研究了,未来智库应走向实践性、互动性、综合性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性,才能适应“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

  那么,智库究竟应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陈晓晨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智库的本分是提供研究产品。但这种产品不能空对空地纸上谈兵,而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的需要。

  第二,智库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基于智库所具有的灵活性,它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包括政策、企业、投资、文化甚至个体的需要,可以通过多层次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民心相通”的实现。

  第三,作为智库学者,应当不同于传统的纯学术学者,应当更加脚踏实地,更多地走到实地,去传播、去吸收、去互动、去观察。“智库学者应该更多地用脚去丈量一带一路。”他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