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20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施政报告提出多项“转废为能”环保措施,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表示,相关措施未能落实到回收灯管、电池等小型电子产品上,促请政府全方位回收电子废弃物,充分利用内地科研发达的优势,在大湾区设立研发及回收区,统一收集本港、澳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废弃物,从而令回收业达到规模经济,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变废为材。
陆颂雄表示,政府现时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及处理方案,停留于初级阶段,缺乏与内地就废物管理进行区域合作和磋商。
他称政府2018年推出措施回收及处理“四电一脑”等大型设备,市民可预约营办商上门回收,或送到指定回收点,令有关废弃物在两年内从1.6万减至3000多件,成效明显;但政府对屏幕和显示器、电池、灯光等其他电子物品,则缺乏有效的规管制度。很多市民因回收点太偏远、回收时间与返工时间重合等不便因素,只能弃置产品。而政府宣传不足亦是问题之一。
陆颂雄称,回收的电子废弃物需要科技化处理,而内地这方面的科技较为发达,故建议环保当局有必要尽快与内地部门商讨,在前海设立保护科技研发中心,加强两地合作,合力研发废弃物循环再用的技术。
就内地法例禁止接收香港未经处理的废弃物,陆颂雄建议,政府要与内地商讨建立大湾区电子产品资源回收处运输通关规则,譬如本港可初步处理有关废弃物,再运到内地进行大规模处理,他相信该做法可纾缓本地就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