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潘锡堂语中评:“文化台独”欺骗性更大
http://www.CRNTT.com   2017-12-22 00:36:29


12月20日,第三届中华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中评社 李娜摄)
 
  借“文化台独”削弱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关联

  潘锡堂认为,“文化台独”表面上是强调对台湾“本土”的认识与了解,但是其实是蔡当局即透过类此“柔性或渐进式台独”手法,拟从根本上改变台湾人的国族认同,然后达到台湾独立的最后目的,因此其影响是恶劣的与深远的。台湾的民众特别是年轻的一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文化的洗脑,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对文化、民族和政治认同,导致台湾社会认同结构的改变,扩大“本土意识”甚至台独意识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进而形成“台湾史观”和“中华史观”的对立。换言之,“文化台独”是以削弱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联,并借此逐渐形成走向“法理台独”与“政治台独”的价值取向。

  潘锡堂以蔡当局修改高中历史课纲为例,蔡英文坐视其“教育部”推出将中国史“边缘化”的高中历史课纲,中国竟遭矮化或扭曲为与东南亚或东北亚各国并无太大不同的遥远他国,而非“两岸一家亲”。潘锡堂认为,一旦这样离谱至极的课纲正式推出,将全然刨除新世代的历史记忆,使得新世代彻底否弃自己的中国文化渊源。换言之,有识之士必须勇于出面采取具体行动来制止类此偏差之举,否则如果任其“生米煮成熟饭”定案了,等同于让“去中国化”史观成为全台湾共识,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不失时机地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如何对此问题进行拨乱反正?潘锡堂认为,文化的交流要比其他任何领域的交流都更为深刻,更为长久。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的基础才能经受考验。

  蔡英文当局的政策宣示和行动,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各方面弱化与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连结,尤其不承认“九二共识”与进行“文化台独”。潘锡堂表示,这已是民进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突破的障碍,否则两岸的联系沟通与协商的机制将难以恢复运作。两岸可透过文化交流,阐述并体现中华文化蕴含台湾文化精髓之融会贯通,并构筑互利双赢与共同发展之平台,增进双方互信基础,进而创造和平发展新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