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造成较大拖累的是消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4%,其中二季度下降3.9%,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名义下降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3%。消费下降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居家隔离以及减少外出导致消费场景消失,为了疫情防控,有序放开公共场所等做法使消费相比工业生产恢复得更慢;其次,受疫情影响,尤其是传统服务业部门从业人员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降低了消费能力。从数据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疫情冲击全球需求后大大影响了制造业投资,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增长,但高科技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上半年增长1.9%是亮点,各地土地市场重新活跃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地产市场反弹会进一步挤压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以来的证券市场有了一波增长,但是最近两天市场又大幅度回落。从基本面看,宏观经济向好过程中的市场回落实际上是市场出清的过程。中国经济的繁荣需要实实在在的生产指标向好、消费数据向好,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增强也是指标之一,但是更应该重视的是金融市场建设本身,市场交易主体的规范。近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门召开会议,加强金融执法,其目的正在于此。监管部门必须严格监控资金流向,避免产生资产泡沫和金融投机活动。未来经济形势好转,金融部门还要适度调整政策,从而维护一个相对健康的经济恢复过程。
目前看,针对高科技产业和新基建、补短板的结构性投资在加强,这是由财政与金融政策所引导的。消费以及由此产生的制造业投资完全恢复需要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还需要时间。第三季度是一个增加消费的窗口期,在出国旅游购物受阻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刺激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各地旅游部门也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游客。
随着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应该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增长极的同时,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内需体系,并由此强化供应链、产业链体系的安全,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会为下半年以及未来创造新的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