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http://www.CRNTT.com   2020-10-10 09:30:01


 

  中方积极践行低碳减排。截至2019年底,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5.3%,中国已提前并超额完成了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5年超过1000亿美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中方已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方为增加全球森林资源、可持续林产品和贸易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09至2019年中国完成造林7039万公顷,是全球同期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将“沙退人进”由梦想变为现实。这个长假,很多人去了塞罕坝,美丽的塞罕坝之前也曾是一片荒漠。另外,中国的库布齐沙漠曾被称为“生命禁区”、“死亡之海”,经过30年不懈努力,实现了成功治理,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中方加快治理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中国已有74个城市实施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天蓝不蓝,大家都看得见,也亲身经历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韩国国立环境研究院还共同成立了“中韩空气质量联合研究工作组”,就相关领域开展分析研究工作。

  中方严格管理固体废物和海洋废弃物。中国将力争在2020年底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全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接近99%,沿海城市已全部建立垃圾分类和“海上环卫”机制。中国海洋垃圾在国际上属于中低水平,处于较好可控状态。

  中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远洋渔船船位监测制度,积极会同国际社会打击“非法、未报告和不受管制”捕鱼活动。

  我们还深度参与环保国际交流与合作,率先签署和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倡议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环保交流合作,实施了一大批生物多样性合作项目,建设性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进步,国际社会自有公论,相信常驻北京的记者朋友们也有深切体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