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中缅情意深 “胞波”谱新篇
http://www.CRNTT.com   2020-01-19 00:01:0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非殖民文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和印度及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宣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底,周恩来总理利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先后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联合声明》都写进了这些原则,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由此成为指导各国之间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1954年到1965年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先后9次访问缅甸,其中1964年和1965年分别两次访缅,而且其间还曾穿着缅甸民族服装参加“波水节”。而已故缅甸领导人奈温将军也曾12次访华,其中还曾穿着中山装访问中国,这在中国与各邻国的关系中都是前所未有的,这足以证明两国“胞波”情意之深。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云南学术界提出了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印缅孟各国的积极回应。四方于1999年在昆明举行了第一次经济合作大会,共同签署了《昆明倡议》。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走马上任后首次出访,在访问印度期间中印就共同倡议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印联合声明特别提出,两国共同倡议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并成立联合工作组,加强该地区互联互通。云南省对这一合作机制当然尤为重视,力争通过这一机制将自身打造成面向东南亚甚至印度洋的地区枢纽。这一经济圈若发展起来,再加上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无疑将有利于推进中国的西进南下战略。

  为更加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缅甸联邦政府日前成立了“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亲自担任委员会主席,第一副总统吴敏瑞担任副主席。其成员还包括缅甸内政部长、边境事务部长、国务资政部长、宗教与文化部长、政府办公室主任,仰光省、曼德勒省首席部长等多位政府要员。

  这一委员会的规格如此之高,体现了缅甸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回应和支持。正如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所指出的,从地缘上讲中缅是邻居,中国对缅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无论是巩发党政府时期,还是当前的民盟政府时期,得益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缅之间总体上维持着友好的双边关系。

  2013年5月,经过两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中缅油气管道全面贯通,这对破解中国的能源困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可以避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而极大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尤其是考虑到2019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已超过5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超过70%的现状。该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该管道缅甸境内全长771公里,原油管道中国国内长度为1631公里,天然气管道中国国内长度达1727公里。这条管道每年可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原油管道的输送能力则为每年2200万吨。

  此外,中缅两国从2014年开始建立澜沧江—湄公河这一合作框架以来,也极大促进了双边关系的持续发展。这一合作项目成效显着,成果丰硕,已在缅甸生根发芽,让越来越多的缅甸民众得到了实惠。

  相信通过习主席此访,必将进一步促进中缅双边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项合作。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