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应认真探索中美共存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22-12-18 00:04:01


  中评社北京12月18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中美元首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晤,是两国关系的转折点。美国派出外交官到中国廊坊安排中美最高外交官会晤事宜,说明美国对华政策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从中国崩溃,到中国威胁;从遏制中国,到制裁中国,美国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对华政策。但是,中美竞争战略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一定穷尽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

  面对美国的所谓竞争态势,中国以不变应万变。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维持中美经贸关系;另一方面,在外交和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斗争,通过增加透明度,确保中美关系不会出现严重失控的局面。

  中美长期共存将不可避免。美国无法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国也无意改变美国的社会结构。中美必须学会相处之道。

  首先,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文化多元决定了美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方面充满了侵略性。不论是对美国的敌人还是对美国的战略盟友,美国都不会心慈手软。只要瞭解美国对待欧洲国家的策略,人们就会知道,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会在巴尔干半岛发动战争,挑起乌克兰冲突。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正因为如此,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必须有底线思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宽厚的态度,对待美国的侵略性政策。祗有使中美关系始终处在相对透明状态,美国才不敢轻举妄动。祗有敢于斗争,才能争取平等的权利。

  中美利益交换不可避免,但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国家核心利益作为交换的条件。中美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充分瞭解中国的红线,在处理两国关系问题上,建立真正的“栏杆”。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已经为美国画出了红线。美国民主党总统拜登作出了承诺。中国今后应当把美国民主党总统的承诺作为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条件,如果美国联邦政府在处理两国关系问题上突破红线,违背了美国民主党总统作出的承诺,中国应当迅速反击,因为祗有这样,才能提醒美国必须言而有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