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0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东盟多国领导人9月17日出席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更上一层楼。
东盟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源远流长。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是东盟许多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首先,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挫折,美国实行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面临巨大挑战。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试图在全球范围内重建排斥中国的产业链和主要产品零部件的供应链。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中国必须寻求突围。中国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帮助东盟国家实现工业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解决中国产品出口问题。
事实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的遏制政策,客观上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美国破坏产业分工体系,试图重建供应链,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合作的基础之上,强化投资领域的合作。中国帮助东盟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东盟国家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拆不散,打不烂。
其次,东盟国家是中国的近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美国试图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挑拨离间,破坏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但是,东盟国家已经意识到“远亲不如近邻”。每当东盟国家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想到中国,请求中国提供帮助。越南电力短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及时地向越南提供电力。印度尼西亚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中国帮助印度尼西亚修建高速铁路,从而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东南亚国家中第一个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中国与老挝铁路的互联互通,不仅把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加强与中国铁路合作。
现在泰国借助于中国通向老挝的铁路,向中国出口水果,赚取外汇。由于老挝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中获得巨大的效益,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争先恐后,希望加强与中国铁路合作。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具有天然的优势。一些学者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视为“地缘经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具有地利之便。假以时日,中国通向中南半岛的铁路网络形成,那么,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彻底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那个时候,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的一体化将成为现实。
最后,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结束之后,东盟一些国家领导人争先恐后与中国企业负责人洽谈。柬埔寨首相邀请中国华为公司到柬埔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柬埔寨建设通信基础设施。这说明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的科技封锁战略彻底破产。中国以自己无可争辩的科技实力让东盟国家意识到,只有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才能实现经济转型。
当前东盟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东盟国家领导人希望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包括与美国的战略合作。不过,许多东盟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美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口惠而实不至”。美国在华盛顿召开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议,允诺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美元的援助。考虑到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军事物资援助,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在处理与东盟国家关系方面敷衍塞责。既然美国缺乏诚意,在经济合作方面乏善可陈,东盟国家理所当然地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始终强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具有排他性。中国对东盟国家寻求开展多边合作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国乐意看到越南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美国市场发展本国经济。中国希望东盟国家意识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具有地缘政治色彩。中国从来不谋求在东盟国家享有霸权,尽管随着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充分尊重东盟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战略合作关系。中国在处理与东盟国家关系方面,坚持按照规则办事。
中国充分意识到,数字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必须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面对中越边境地区堆积如山的货物,中国有必要加强与越南政府合作,通过建设电子海关,实现货物的快速流通。
对中国加强与越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合作,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两国关系磕磕绊绊。越南为了发展经济,寻求与中国开展电力和数字技术合作。一旦越南经济复苏发展,中越关系有可能会发生改变。中国应当吸取教训,强化与越南合作方面,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不能说这些学者杞人忧天。中越两国合作必须重视国家安全。但是,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只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中越合作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航向。当然,越南实现工业化之后,是否会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两国关系是否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这是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应当统筹兼顾,从长计议。
中国加强与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为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将会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帮助柬埔寨修建高速公路,使柬埔寨新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巨额投资加快了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长期投资规模巨大,不能取得预期效益,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很可能会变成无偿援助。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中国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必须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只是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无视东盟国家的国情,盲目投资。中国加强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可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扩大投资规模。
近年来,在美国鼓噪下,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关系的确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中国南海问题成为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合作的障碍,菲律宾、越南等一些国家对中国提出主权要求。中国采取的策略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通过签订南海行为准则,确保中国南海地区成为合作的重要地区,而不是是非之地。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是,中国绝对不会把安全与经济捆绑在一起。
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有助于解决安全问题。这是传统思维定势所产生的错觉。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中国南海地区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之后,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主权纠纷陡然增加。这说明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许多情况下,经贸关系并不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解决经贸纠纷,必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以及双边和多边协定,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解决安全问题,必须按照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在尊重历史基础之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成果巨大,但是,问题会越来越多。中国除了积极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多边协定解决彼此纠纷之外,还应当探索建立更加便捷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国已经决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国际调解机构,解决主权国家之间的纠纷。东盟一些国家通过签署备忘录,成为该调解机构重要成员。中国应当加快组织协调工作,与更多东盟国家签订争端解决协定,依照双方商定的程序,解决彼此纠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积少成多,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战略合作。 |